1、康辉老师在《平均分》说: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并且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要想成长、进步,我们要去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长处、性格、兴趣等。只有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才能不断取舍和选择,所以每当我们遇到选择,却不知道要怎么选择时,就再去认识一下自己吧。每一次选择都是基于对自己那一阶段的认识。
2、那些被标上成功人士的标签的人所说的不一定是真理,说的柔软些是并不一定适合你。但一方面我们要抱着尊重、学习的态度去聆听去感受,尊重不是表面的礼貌,你可以不喜欢,你可以不同意,但你要尊重,这样的一种宽容才是真正的尊重;另一方面,面对他们的“真理”,我们要敢于去质疑和交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明白自己心中的山河日月,才能更好的成长。
3、成熟和世故的区别康辉老师解释的很好,无论经历何等风雨,我们都要用清澈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通透的心去接触人和事。总的来说,在我看来成熟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4、《平均分》里主要是关于他的工作、亲人、生活、爱好等。其中令我动容的是关于写给他父母的那两章,其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极深,当他母亲离世后,在电话中跟她姐姐说的一句话:“从此我们就是孤儿了”。看到这句话时,内心深处充满着同情与恐惧。
其中我无法感受他对猫咪的那种感情,我一直以来都还没有办法理解许多人对自己宠物的感情,可能我也就像他说的,“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看到那些动物想到的都是家禽”。
没有经历过媒体人的工作,不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但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部分吧。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照着文本念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中看到了辛苦,但也感觉自己有一丝丝羡慕,他说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这一行业,但他却做到了今天这番成就。我所学的专业,我自认为也是不适合我的性格的,但自己却很迷茫以后的道路。还羡慕他的工作带给他的机会;能见到各行各业的精英;能见证并且参与国家的历史性时刻与事件;能有机会参与影视拍摄的机会。我也是一个喜欢电影、电视剧的人,但要让我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我还真的说不出,从我意识到我如此迷恋影视时,我就在思考,到一直苦寻未果。
写了这么多,我希望自己不要仅仅是停留在羡慕上,也希望自己能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成长,让现在所羡慕的事情以后也有机会遇到并且参与。
5、对于书中说到关于责任的那一段我并不完全认同。或许是我太过于纠结个别字眼、语句,又或许是我没能完全理解那段文字,总之,那段文字让我看着是不舒服的。我承认,人要学会、懂得承担责任,但对于“最简单的一点,你对父母就已经有责任了,父母对你有养育、教育的责任,你对父母同样也有责任,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你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这难道不是责任吗?都说“我的青春我做主”,但你在做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你做主所决定的这种行为会让身边、周围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考虑了,就是懂得负责了”这一段话我是不能接受与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