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灵感:
我之所以写这篇杂说,一是,困惑一个间歇性的症状,就是晚睡晚起。我的意识是非常排斥晚睡晚起的,但我的身体似乎非常享受甚至有时会沉迷。这是多么的矛盾,多么的不平衡,不平衡必然会荡起内心的波澜,我想寻出,到底是什么操控了我,让我往自己的内心时不时的投个石子,我需要抚平。
二是,为了给以后回忆,所以记录曾经自己可笑的内心小纠结和小动乱:说明,至少22岁的我,仍旧一点儿也不强大;也是想给以后怀念,所以感谢曾经我和一起一本正经信誓旦旦地约早睡早起的朋友:这是一件有人味的事儿。我一直觉得,如果有一个人可以经常陪你吃早饭,就是一种幸运和幸福。细细回想,或许从大三开始,我一年正儿八经坐下来吃一顿早饭的日子,完全可以双手数出来:我想很多朋友应该和我一样吧!
有多少人是晚睡晚起的重症患者?
我采风了一个寝室,那就是我们的418
首先,我要揭短,吐槽一下418寝室的作息。上学期,寝室平均入睡时间是12点,平均起床时间8:30。这个生物钟在大学生群体应该还算正常吧。
但是回家过了一个寒假后,大家可能都疯了。开学第一周,418寝室平均入睡时间是1点,平均起床时间是9:30(感觉我撒谎了,可能是10点)。我们寝室是典型的晚睡晚起的大学群体,简直是不优秀到爆炸了。
每天23:30 ,我们四个陆续上床。其中两个会说:“要不要来一盘吃鸡啊?”“可以啊!”然后就开始哔哩哔哩……
“小心小心,后面有人,快点躲起来” “开枪啊,打他打他” “快点来救我” “毒来了,快跑” “打错人,你怎么那么笨啊”……
那游戏玩得叫激情四射、热火朝天的。
还有一个室友,就开始和男票火热热地视频聊天,两人你侬我侬地噼里啪啦……一个满口矫情地求关爱,另一个满嘴套路地显关怀!
作为室友的好闺蜜,我实在看不下去:室友像个傻子似得沉醉于这位“大哥”的满嘴套路。
于是,我质问这位“大哥”:“大哥,你知道什么叫套路吗?”大哥说不知道啊。我一脸坏笑的语气说:“套路,就是不走心的手段。”
我这般不怀好意地站在我室友立场怼他男朋友,我室友倒是很乐呵地帮她男友反击了我:“没事啊,我们不走心,我们走肾哈。”
好吧,笑死我了,甘拜下风。
当然我也不是个能早睡的乖宝宝,1点才能睡觉的我,在干嘛呢?当然是像大部分女生一样,除了不玩游戏,不热聊以外,该干的都干:刷微博,逛淘宝,追综艺或电视剧,装逼一点儿就啃啃书催眠,最近的睡前读物是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1点了,还是睡不觉的时候,我放过一回佛教的《大悲咒》,想着听这个音乐,纵然三个室友在热火朝天地玩着吃鸡,我也一定能睡觉。
结果,我室友哭笑不得地说:“丹丹,我错了,我再也不玩游戏,你把音乐关了吧。”
……
其实,我们寝室真的是猪窝,个个都非常有横着当猪的潜力。在一起快两年了,不管是睡得早还是睡得晚,我们四个人都是很难很难起床的,除非是要上课,否则闹钟能从7:30,每隔10分钟想到10:00。
但我们又无法心安理得地像猪,每次快受不了自己的时候,室友间就彼此承诺:明天开始我们必须24点上床、关灯、不玩手机、准备睡觉,否则一个人就罚款10元;第二天如果不在8:00-8:30之间起床,就请对方吃午饭。如果特殊情况,不能履行,必须提前请假。
比如,我周三要完成一个答应别人的任务吧,就和Queena Hu请了个假:“馨如,我今天12点之前睡不了了,我要‘加班’。” “不行,你不能明天早点起来弄吗?这个东西必须今天弄好吗?” “是的,明天人家睁眼之前必须看到我完成的东西。”于是我们的Queena Hu就非常人性化的准假了。
昨天,Queena Hu和篮球队的一群队友大晚上去紫金港约烧烤,夺门而出之前,还特意和我说明了一下:“我今天估计得很晚回来了,所以12点之前睡可能履行不了了,我明天争取8:30之前醒哈。”这一句话我觉得挺暖的,至少证明我们还在很有心维护着彼此的承诺,帮助着彼此。
所以,在开学第二周开始,我们4个闲人就特别惭愧地从假期状态调整过来,学英语的学英语,上课的上课,训练的训练,赚钱的赚钱,读书的读书……做个正常点的大学生。
这种和室友或朋友间,用心维护的公开承诺,对于真的挺闲的,又非常嗜睡的人来说,就像抓住了拯救自己生物钟的稻草。一起揭开在大白天还拉着的窗帘,过点能太阳晒屁股的日子。
把这些写出来,一是觉得,凡是用心维护的公开承诺都还是挺受用的,觉得自己还不够强大,又想克服某些方面惰性的人,可以找找身边的人,试一试,彼此帮助。如果能找到这样的朋友,和你约早睡早起,这是幸运的事儿;如果她(他)还能陪你吃早饭,那就是上升到幸福:需要感谢和珍惜了。
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可以参加一些公众号发布的“早起打卡挑战”之类的活动,开学那一周,在朋友圈看到好多朋友在转这个活动推文;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孤独的强者,这也我一直非常羡和崇拜的一类人。
二是希望,这次自己能当一个用心之人,守信之人。不愿再赖账!
刚才分享的晚睡晚起的现象和自我救赎的方法
我还采访一个晚睡晚起的重症患者,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早点睡呢?
@大米粒
不是不愿意早睡,而是学不会早睡。我经常跟自己暗示,我今天一定能早点睡,毕竟白天上课啥的都挺累的。 但是真当你上床后,总有一些东西吸引你晚点睡。
最近各类手游都挺火的,尤其是吃鸡,本来我是不玩游戏的,现在在室友的影响下,觉得玩游戏真是挺有意思的,玩起游戏的话,1小时都不嫌多的。
不玩游戏的话,就刷微博,短视频一个接一个看,说实话对这些短视频的内容也不是特别好奇,但就是忍不住往下翻,奇了怪了。
或者逛逛淘宝,要是看到自己喜欢吃的,或者很好看的衣服,就会吸引我一直刷,想着自己吃美食流口水的样子,或者穿好看的衣服美美的感觉。
真的很想早点睡的,毕竟早睡可以美容养颜,我的化妆术已经败给了我的黑眼圈和眼袋了。但是手机里的诱惑太多了,控制不住吧。现在有一种说法,手机是长在我们手上的一个智能器官,可能是我的这个器官还不想睡觉吧。
@okok
作为一个间歇性晚睡患者,我也反思了一下。明明知道早睡早起有很多的好处,但就是很难!做到!难道人都是自贱吗?
如果问自己为什么晚睡?大多人都是因为自控力而被手机里的各类诱惑(手游、微博微信、视频软件、淘宝、知乎等)搞得清清爽爽迷迷糊糊的,不愿意睡觉。除非你真的是累到困到,手机直接砸脸上,这种疲惫的困感,真的是爽歪歪滴。
但如果回想一下,自己早睡早起的经历,那个时候为什么能做到?
我仔细想了一下,因为“承诺”或“期待”,所以我能做到!
承诺我就不再详说,学生要早起去上课,员工要早起去上班,作为一个闲人时和室友生物钟约定,这都算是“承诺”——我们晚睡晚起的“约束”。
但“期待”和“承诺”不一样。举一例子,去年暑假,周六周日不上班的时候,我没有对外界有早起的“承诺”后,我通常就会晚睡晚起的。手机从11点刷到12点,该睡了吧,也有些困了吧,但我仍像一个没有情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刷过一个又一个视频和消息。
那时,我会很苦闷地想:你羡慕一切早睡的好,早起的好;知道一切晚睡的糟,讨厌一切晚起的糟;那1点了、2点了,你还不睡,还睁着眼刷手机,到底想干嘛?
然后快开学的时候,朋友室友们都陆续回校,她们就和我约第二天吃早饭然后出去逛逛。于是,那天晚上,因为期待第二天,和朋友去看杭州的青山绿水,所以我23点就很踏实地睡觉了。
那种对第二天生活的美好期待,可以让你很幸福地闭上眼睛努力早点睡觉。那种对明天可以遇见的人,经历的事,足够期待的话就可以帮你抵抗床边手机的诱惑。
这个时候,我回想每次假期不上班的时候,晚上一两点还浑浑噩噩不睡觉的状态。大概就是因为,一是不甘心这一天啥也没干可以满足的事情,就得闭眼睛了,因为一睡觉,这一天将从我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了,实在不舍得就这样被自己混度的时光,也很痛恨这样的生活,麻木地睁着眼睛不睡觉,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自我惩罚吧;二是非常不期待,和就这样结束的今天一样的明天,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一个人生活状态在某一段时间是相对稳定,除非有一个人能来“拯救”你。
所以,一个人总是晚睡晚起,说明他(她)就是一个闲人,没有对外承诺的早起必需;同时他(她)不是一个精致的生活家,所以他所经营的闲散生活都是黑灰色,没有新鲜感,那就容易对一样色彩的明天没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