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转行学中医做中医已经十二年啦,在这十二年里,拜过不少老师,学过不少东西,但在中医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刚刚入门的小学生。
如果说最开始学中医是出于自救的目的,在起初的一年多里我的心还是摇摇荡荡起起伏伏的,那么徐老师和梁冬播讲的《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就是一丸定心丹,让我彻底坚定了转行的心,坚定了把中医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去做而不悔的心。
自那时开始,徐老师的《黄帝内经》就一直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出现,时而浓墨重彩,时而轻描淡写。每次听都有新收获,每次翻阅那些笔记都能有新的点启发我。
收获一:
徐老师的播讲非常有益,大多都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但又有非常丰富的教科书外的内容,跟着他,我听到了黄帝的成长故事,懂得了跟着四时节律生活是这么重要,让我厘清了许多与中医相关,又在中医之外的概念。
比如: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中医从起源起就是道家的一部分,中国人天生就对道家亲近,因为那是浸淫在我们血脉里的东西,更是嵌刻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一点一滴。
歧伯,黄帝,张仲景,扁鹊,华佗,陶弘景等等,全是道家的。
中医最重要的,并不是治病,而是防患于未然,是在每天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与天地人相和”。
收获二:
买全了徐老师所有的书反复学习,即使后来在异国他乡,也买了寄过来收藏。同时给我爸妈也买一份。
比如台湾出版的《字里藏医》十周年精装版,《饮食滋味》,《知己》等等。
《字里藏医》对临床非常有用,帮助我分清各种相近而又有异的情况,分而治之。
收获三:
2012年报名厚朴四期未能如愿,但在2015年徐老师开辟了网络课堂,我也跟随老师认真地学习,给每一科准备了小本本:
做了很多笔记:
收获四:
2017年听完徐老师讲的《饮食滋味》课程之后,做好了笔记,在喜马拉雅上读完了《辅行诀》相关的两本书,还有一本《临证心得录》在准备中。
而且还开始真正爱上了做饭。
《辅行诀五臟用药法要·校注讲疏》:http://xima.tv/d6Z7Ct
《辅行诀五臟用药法要·药性探真》:http://xima.tv/BsUucH
也认真地朗读了《黄帝内经》:
收获五:
听徐老师的教诲:独立守神。开始站桩。站桩几年后,作为受益者忍不住写了几篇小文章分享自己的感受:
《我爱站桩》:
//www.greatytc.com/p/55dd36adc616
《站桩的高级感》:
//www.greatytc.com/p/0c1cd88e2a52
收获六:
开始学习书法,期待有一天可以恭恭敬敬一笔一划写下正体的《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完整版。
总结到这里,好像有点跑题,但是这些全部都是黄帝内经的蝴蝶效应,我完全改变了人生轨迹,2012年后不久,我就去国别家,负梓他乡,拿到了美国注册执业针灸师的执照,做了一个平凡普通但是始终怀抱热爱中医之心的针灸师,做着自己内心热爱的工作,爱中医,用中医,享受中医。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发现在中医里,我找到了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从而可以更加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去生活,每天工作,看病人,做饭,站桩,读书,练字。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做一个懂生活爱生活的简单的人。
再过一段时间徐老师又要继续讲《黄帝内经》了,真是开心啊!感谢徐老师!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跟随徐老师继续学习。
PS:关于半路出家学中医。
有人说,你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人学中医啊,不行!
我说,不然也。
且不说中医史上有多少大医就是半路出家的,(我也从来都是冀望自己可以远远望一下大医的项背就好。)
且不说并不是每个想学中医的人都能如徐老师一般能有家传且练就童子功,
我敬重每一位家传的,科班的中医,我也支持每一个半路出家真心诚意爱中医的人。
原因如下:
1.每个人都应该学点中医,因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慰百姓之苦,中以保身长全”。如徐老师说,业余学,身家用。学一点,就能有效地保护父母家人。有很多我认识的朋友都是在亲戚朋友去医院屡屡碰壁之后才不得不面对疾病,了解疾病,进而直面自己,开始学习中医,改变饮食生活习惯。
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做专业的医师,做一个资深爱好者也很好啊,懂得四时阴阳,日升月落,享受每一口食饮,每一缕茶香。
2.半路出家有独特的优势:出社会摔打几年之后,人多多少少会领悟一些东西,翻回头来再学中医,之前领悟的道理会是非常大的助益,你会发现啊老人说的一些话好有道理,因为所有方面的大道都是相通的。
3.半路出家的人,更明白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更珍惜自己放弃一些东西后才拥有的学习机会,这种来自内在的驱动力会让人学习更深入,更投入,领悟更深,学得更好。
总之,世上法门千千万万,只要一个人能够达到自得,自洽的状态,那就是适合你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