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友老王和老宋
乍看接友两个字,大家可能不明白,有战友、工友,没听说过接友,是的,这是我新起的一个名字,意思是一起接送孩子上学的朋友。
退休后,儿子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每天中午去把他上二年级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孙女接到我家中,吃过饭后休息一下再把她送到学校,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的接送任务由儿子负责,孙子上幼儿园中午不用接送,由儿媳妇早送晚接,我老伴则负责部分做饭和打扫卫生的任务。
接送孩子成了头等大事,时间要求很严格,一刻也不能耽误,一到接送孩子的时候,学校门口就汇集了大批家长,以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居多,我就是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结识了两位朋友-----老王和老宋。
老王
开始认识老王,是发现老王穿着一身没有标志的制服,老王个子不高,面色略显黒红,每天早晨,他都是早来学校,把孙子送进学校后,他和其他学生家长志愿者在路上指挥交通,只见他手持小黄旗站在路边,一会喊:停!于是南北方向的车辆、行人就立刻停止,待进学校的学生走过一批,老王小黄旗一挥,喊:过!于是车辆行人就开始匆匆而过,老王声音特别洪亮,不亚于喇叭,且带有几分威严,在老王和其他学生家长志愿者的指挥、服务下,秩序井然,大大提高了学生进校速度,同时也保障了安全。看到老王每天认真的忙碌,不由得心生敬意,正巧他的孙女和我孙女同班,接孙女时经常和他碰面,便时常和他交谈一会。通过交谈得知,老王今年70岁,退休前在省城某执法部门工作,指挥交通维持秩序是老本行。他刚退休时,儿子考到了沂蒙山区一个县里做公务员,后来谈了对象在市里工作,结婚后在市里居住,生了孩子后老王和老伴就来帮着看孩子,孩子上学了又开始接送孩子。老王说: 儿子儿媳工作很忙,他们也累啊,我们是自带工资搞服务,没办法,现在都这样。对他当志愿者义务维持秩序的事,我表示赞扬和钦佩,他说:这没什么,一到那时,我好像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看到大家都配合支持我的工作,能给大家服务,发挥余热,我还有点成就感…….
老宋
在接送孙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一个大高个、东北口音的老兄在喊她的孙女,因为有家人来自东北,于是有时也和他聊几句,老宋今年也快七十岁了,来自大连,退休前在一建筑公司做项目经理,长年走南闯北,儿子中学毕业后学习美容美发,后来在市里开了美容美发店,找了个当地女朋友在市医院当医生,结婚后就在这里安家。老宋说因为自己有特长,退休后有几家单位聘他,且给的报酬不低,自己也想去干,但是老伴和儿子坚持让他和老伴一起来,特别是这几年,当医生的儿媳妇特别忙,基本上顾不上家,确实需要我们帮忙,雇人花钱不说,又不放心,最后在儿子小区附近买了一套房,从此在这里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七八年,背乡离井的由不习惯到习惯,一家人在一起也挺好,每年只是在孩子假期回老家待些日子,走亲串友,待孩子大了,还是想回大连去。老宋又说,实际上,我老家也是山东的,爷爷那辈闯关东去的,你说到了孙子辈,又回山东安了家……
接孩子的日子就是这样重复着,家长们一个也不敢怠慢,每次都是提前到校门口,有时来的早了,年纪小些的多看手机,年长些的便聊天,聊当年的事,聊家庭的事,孩子的事,聊家长里短,有时也聊国家大事,因为都已退休,没有什么地位、利益的羁绊,怎么开心怎么聊,愿和谁聊和谁聊,投缘的还聊成了朋友。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想想我们小时候上小学,走几里路去邻村,无论春夏秋冬,雨雾风雪,哪有一个家长接送?现在小学中学,快到上学放学的时候,家长们就云集学校门口,爷爷奶奶姥爷姥娘们,父母们,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脸上无不漾溢出上台领到奖品似的笑容,可以说是忙碌劳累并快乐着,且乐此不彼,这也可以说是这一个时代的特征吧。不知道这一代被祖父祖辈接送上学长大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是否会问:爷爷奶奶(老娘姥爷),你们老了,还能饭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