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几年之后人与人的能力和距离会逐渐凸显出来,是什么原因呢?毋庸置疑,就是单位时间内所产生效率的不一样。
上个月去爬深圳梧桐山,回到家看到微信运动走了约28000步,心想可以破个3万(有得瑟嫌疑),于是在楼下溜达了几个来回,硬是凑够了。这样类似的事情,你肯定也做过,今天必须走满一万步,否则不回家,一旦目标量化了,你不完成就会变的不舒服——这就是提升效率的技术:量化
目标需要量化,分步进行,一点点向前推进。今天分享些提升效率的小技术,算作自我总结,每个人都能效仿。5分钟法则,很多人说现在工作真是太忙了,买本书在床头放了2个月了,还没有翻动。真是忙吗?不见得,我们每天打开手机,注意力不断的被各种链接带着跑,被各种八卦新闻吸引住,一晃又过去一小时了,时间不知不觉浪费掉了。这个方法的提出就是希望能把自我的注意力拉回来,告诉自己这本书就读5分钟,一旦你奔着看5分钟的目标,最后往往不知不觉看了半小时,一小时。5分钟不是具体的数字,初衷是希望你开始,把你刷朋友圈、刷微博、聊天的时间,拉回来。点点滴滴的时间片段累计利用起来,也是非常可怕的。睡前看个5分钟,公交地铁看个5分钟,醒来再读个5分钟,你会发现一天时间,一本书能读个几十页,一个月积累下来,差不多能看2本书。
定个卑微的目标,目标不要过大,否则很容易有挫败感。每天看2个小时的书,坚持几天不难,但坚持几个月难度就会大很多。很容易因为坚持不下去从而放弃,目标几次没达成,慢慢就会开始懈怠,最终导致目标流产。我之前在网易云课堂买了几个课程,每天给自己的任务量就是一课,哪怕学一个知识点就够了。压力不大,轻轻松松坚持学完了。
未完成的力量,留半句话不写。以写文章为例,一篇文章,短则一小时,长则几小时,其中各种主动被动中断是必然发生的,得上卫生间,或者吃点零食。在停止之前,有一种做法是:把这段写完,把这论述结束。你重新坐回电脑前,就得想,新一段准备写什么?下一个论述是什么?原来连贯的思路,忽然消失了,好像在马桶里冲走了,你不得不回忆,或者索性重新想过。此时宜采取另类的量化指标:必须留半句话不写。我想好了这句怎么写,只能写一半,休息完回来,那下半句话是不会忘的,你的大脑强迫症一般急迫地想完成未完成的半句。
以上是一些提升效率的小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