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五高与陈傅良(杜氏五高轶事之四)

陈傅良画像

乡贤杜氏五高为南宋一代才俊,交游甚广。不但与陆游、陈亮,辛弃疾、朱熹等为友,而且与永嘉学派的领袖陈傅良、叶适也往来密切。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世称止斋先生,是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謨阁制待、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青年时代即教于家塾,后主讲茶寺院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举后授泰州教授,仍执教于家。任职湖南时,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牆更盛、弟子如云,卒谥文节。是永嘉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讲“事功之学”,为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淵的心学鼎足而立。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历代兵制》、《毛诗解詁》、《八面锋》等。他与五高中杜伯高是好友,曾有多诗赠与,录二首如下:

《简杜伯高》

我固阅人非草草,君与前辈亦拳拳。经师未数郯夫子,笔力方窥李谪仙。所恨尚于收第晚,将诗空与背时传。频年不信灯花报,报得人来亦可憐。

作为永嘉学派的宗师陈傅良,对杜伯高的学识推崇备至,把伯高的才德比之春秋时代的郯夫子和大唐盛世的李太白。又十分惋惜他的塲屋不利,功名迟迟不来。

另一首题作《赠杜伯高》,诗云:

腊后玄冥意气骄,余寒造物亦亡聊。风收夜雨春何浅,雲障朝暾雪不消。真悟此生才半岁,恣听何处是三朝。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

此诗以景写情,道出了绝意仕途后的杜伯高心境和作为老友陈傅良与他的互慰之情。


此外他与杜氏五兄弟中的老四季高也有唱和,有一首杜季高来访临别送行诗。题作《东阳杜季高远访,诗以送之》,诗云:

当世关衰壮,斯文看合离。强餐吾岂敢,后会子何期。村落秋弥好,溪山晚最宜。逢人相问讯,所欠更能诗。

这是陈傅良晚年得见杜季高后的感慨,写出了陈傅良既盼与季高再次相会,又不知何时能聚的心情。且以“村落秋弥好,溪山晚最宜”自许,希望杜季高踫见故人代为问候,并多寄好诗给他。


其实,对于杜氏五高,同为永嘉学派首领的叶适(1150~1223)也对他们十分钦慕,曾专程到他们的老家兰溪拜访,并有一诗赠给他们的小弟杜幼高。诗云:

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此诗高度慨括了杜氏五兄弟的旷世才学,说他们的诗文规模乐府、接续春秋,皆为上等,其故园美景也堪称佳绝。

2019.3.26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缘起时,耐不住一点点的思念;缘灭时,经不起一点点的思考。当所有的甜蜜和芬芳回归原位,才会发觉,其实不是身边的事物变...
    长天一色的简书阅读 575评论 1 2
  •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了,我很是开心啊!不过在开心之余我对暑假也是有安排的。 我早上要学书法,教我们的是...
    景煜轩阅读 140评论 0 0
  • 题目/我的秘密 文/将晚的天 大二的时候参加过一个以“秘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侥幸获了学校的小奖。 两年多过去了,...
    将晚的天阅读 820评论 1 24
  • 我走在路上,深蓝色的夜空中点缀着些浅浅的星子,空气凉浸浸的。 星光是很暗的,怎么也看不清脚下,弄不清楚哪里是平的,...
    小楼明月阅读 226评论 0 1
  • 今天这篇文章,思前想后,原本真不打算写了。太特么的伤感了,怎么写呀?写什么呀?写自己赢得了公信宝的创世居民吗?还是...
    七公爱吃鸡阅读 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