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10章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视:形声字,从示从见,示表声,见表义。本义是“看”。《韩非子》:“鸟以数十目视人,人以二目视鸟。”引申为“审察”、“看待”等义。《释名》:视,是也,察是非也。
以:通“已”,已读音为yǐ,象形字,“已”本作“巳”,后为了区别,遂留下了缺口作“已”。故“已”与“巳”、以(㠯)同源。金文和篆文中是同一个形象。都是“巳”的倒形。即头朝下的胎儿形,表示胎儿已经成熟,即将要降生。
已的原意就是“停止”、“终结”。如《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如:不能自已、《诗·郑风·风雨》:“鸡鸣不已。”
已也指已经做过的事,也就是指经历。本文中的“已”就是指经历。
观:形声字,从雚从见。雚指有一种有双大眼睛的鸟。观的初文就是“雚”,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皆用“雚”为“观”,后来才有从见雚声的“观”。大概当时的人们已经不知道雚就是观的本字,不了解雚字的构形初义,因此才加形符“见”以显示其字义。
观,《说文解字》解释为凝视、审视。
观、看、望,它们虽然都有“看”的意义,但差别较明显:“观”是仔细看,所以可以引申出“观察、观赏”的意义;“看”字始见于战国末期,最初只是“探访”的意思;“望”是向远处看,所以可以引申出“盼望”的意义。
观读第四声时,指“台榭”,在上古时期,“寺”是官署,“庙”是祖庙,“观”指台榭。两汉以后,它们的意义有了演变:“庙”指供奉神的一般庙宇,“寺”是供奉佛的佛教建筑,“观”是供奉仙的道教建筑。
由:象形字,原意为用竹木编织的盛器,此义后写成“甾”,读音变成了zi。第一声。现在“由”的原义已经不用了。
也有一说法:“由”指树木新生出枝条,如《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后延伸为“出发点”。
现在“由”作名词用时,指原因,机缘,途径。由途径又延伸为“道路”。孔子一个得意弟子姓仲名由,他的字是“子路”,可见,由有路的意思,电脑上用的“路由器”,其中的路由就是路径的意思。
“由”也有听凭,顺从之意。作介词用时,意为凭据,依据。进而延伸为“自”,“从”之意,如:“由衷”,“由表及里”。《论语》:“谁能出不由户?”
引申指“顺随、听从、归属”。如:由不得、信马由缰。
本文的“由”是“出发点”、“目的”的意思。
察:会意兼形声字,古人在祭祀前,必认真查看庙宇,所以察字由宝盖(指房屋)之下加“祭”组成。察的原意就是仔细看,反复研究。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察也有知晓的意思,如《吕氏春秋》:“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察也指“精明”,如东方朔的《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察还有“清洁”的意思,如《史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安:静也!会意字,甲骨文中,“安”字就像一个女子坐在房中,会平安,安适之意。“安”也可以作动词用,表示使安定,如:“安邦定国”等,也可以表示安置,如:“安营扎寨”等。
安又指宁也,定也。如《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齐语》: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本文中的“安”指安定、安居的状态。
廋:音sou,第一声。从广(yǎn),叟声。广是山崖作成的房子。本义:隈曲处,如刘向的《九叹·忧苦》:“步从容于山廋。”
《玉篇》:廋,隐匿也。本文的廋就是藏匿,隐藏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考察一个人,看他经历过什么,现在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再观察他的生活作风、兴趣爱好,这样他基本上隐瞒不了什么了。”
孔子在这里连续使用三个排比句、用“视、观,察”三个动词阐述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也是孔子提出的“知人励品”的三条途径,是对一个人的全方位考察,历来被为政者,用人者所重视。
汉代的“察举制”就是例子。
察举制
封建社会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先后有: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之后的“科举制”。
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者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管职。察举制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军功爵位制度”和“养士”之风。
“养士”就是贵族们招揽有才干,有胆魄,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比较有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他们养的“士”多的达三千人。“士”也叫“门客”,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术士,食客等。
到了秦代,“辟田”和“军功”作为选官依据。“辟田”就是开辟田地,为国家增加税收。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开察举制先河,其后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孝弟者和努力耕作者)”,察举开始有了科目。汉文帝时,下诏举“贤良方正(正直,有才,有德者)”。
到汉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制度,科目不断推出,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举孝廉”和“举秀才”是“察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种方法。
1, 举孝廉:岁举,即一年一举。郡举,即郡内选举。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吏(非正式官员,相当于临时工)”和通晓经书的儒生。当然,察举后,是否录用其人,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的,每年察举的数额也有严格规定的。
孝廉出身的官吏被认为是正途,清流。三国时的两位“大佬”—曹操,孙权都是举孝廉”出身。
举孝廉至京师后,并不立即授予官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储备官员),承担宫廷宿卫,熟悉朝廷行政事务,最后再选拔到地方或者中央各部门任职。
2, 举秀才:“秀才”即优秀人才,东汉时,为了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才”。“举秀才”为州举,所以“举秀才”的人数比较少。被举人大多为现任官吏,也有先举孝廉,后举秀才的,许多被举者都升至高位,成为汉代名臣,如东汉的周举,官至光禄卿,为“八俊”之一。
到了东汉末期,朝廷腐败,社会风气败坏,“察举制”成为富家大族相互吹捧,提携的工具,官场被少数门阀垄断。当时流行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若鸡。”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察举制还有很多办法,如: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