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习力 激活原始动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为此也付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对于改变孩子,我们通常在开始的时候“迷之自信”,然而却总是屡屡碰壁。我们讲道理,批评、责骂、惩罚,能改得了一时,却不能带来持久的改变,在不经意之间,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改变孩子,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包括: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好的行为习惯,是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看上去不堪一击,实际上却和亿万年以来让我得以生存的本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好的行为习惯,不但要克服本能的力量,还要学会发现和借助一些本能的力量,才能让它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起来。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改变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引导孩子积极改变,培养孩子有更好的习惯,需要了解关于习惯养成的两个真理。
一、有意义的行为习惯改变,是很难做到的
积极的改变,巩固成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需要有规划、有策略地衡量和跟进,才能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坚持并养成习惯,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做一件事容易,持续地做一件事,很难。通过提醒、唠叨,让孩子能够马上去写作业容易,但是如果指望只这样做几次,就能让孩子以后都自动自发地按时开始和完成作业,几乎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我们却经常认为做到这些已经足够,孩子再做不到就是孩子的问题了。这样不切实际的期望通常会带来失望,于是我们开始批评、责骂、惩罚,并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
1.没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错误地认为,明确地让孩子知道并能复述我们的要求,就是让孩子认识到了自己需要做出哪些改变。然而实际上,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些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外部的要求,而不是从自身需要出发,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的改变。
另外一个层面,即便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但是会找借口,不肯承认是自己需要做的改变。
要让孩子能从他律过渡到自律,这个步骤需要做到位,要能够在这个环节检查和消除那些抵触改变的错误认知。
2.轻视了惯性的力量
习惯的惯性,是很强大的。
环境的暗示可以让人不知不觉之间就开始已经成为习惯的行为,如果没有心理准备去发现和应对这些暗示,那么想要改变的愿望,只能被现实打击得粉碎。
这还不足以说明惯性的力量,更可怕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要面对什么挑战,有意识地调度自控力去面对它,却也常常被打击得丢盔卸甲。想想自己每次屡败屡战的减肥计划,哪次不是下了巨大的决心,却经常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饥肠辘辘的时候,摆在眼前的一块甜点,你能拒绝它几次?又有多少次,手头该做的事还没有做,却一直刷着手机还安慰自己再看5分钟?
如果我们能够先从自己屡次被已有习惯打败的经历中,认识到习惯的力量,那还会天真地指望自己要求的事情,只要强调几次孩子就可以轻易地做到吗?
3.不知道怎样去改变
说教、唠叨、打骂、惩罚,这些无师自通的方法,可以改变孩子当下的行为,大多数时候还很有效。但是要想把行为巩固为习惯,这些方法就没那么灵光了,最好的结果不过就是——孩子养成了在我们用这些方法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被动做事的习惯。
改变至少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个是改变已有的不好的习惯,一个是建立新的好的习惯。
改掉已有的习惯,需要了解习惯模型“暗示—习惯行为—奖赏”。识别环境中哪些暗示会触发不好的习惯行为,给大脑带来奖赏。减少这些暗示,或者用新的行为替代已有的习惯行为。比如,收起遥控器,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回到家马上打开电视看动画片的习惯,以减少去写作业的障碍。
而建立新的习惯,需要了解“动机—能力—>行为”模型。激活内部动机,或者提高孩子做一件事的能力,可以增加执行“好行为”的可能。比较,教给孩子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解题能力,可以让孩子写作业时处在“学习区”,逐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更有学习动力。
二、无法强迫孩子改变,除非他甘愿改变
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而是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成长的力量。不是一大堆看似很低的底线要求,只会给孩子施压,而是让孩子有目标、有能力,这样孩子才会有内在动力。
1.改变是发自内心的
事实上,我们无法通过诱使或强迫,使孩子能够持久地改变。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打骂,只有短期效果,一旦停止这些手段,孩子还会回到老路上去。更加不好的是,这些方式甚至会妨碍孩子内部动力的产生。
关于这点,很多人并不认可,认为孩子不懂事,只会想着偷懒啊。再说,还有那么多“狼爸虎妈”,严格要求和高压训斥,甚至棍棒逼迫,孩子教育不是也很成功吗?
比如,《虎妈战歌》的两个女儿上哈佛,和妈妈关系也不错。
还有,“中国狼爸”萧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三个孩子进北大,一个孩子上中央音乐学院,也很让人羡慕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首先,萧百佑的事迹有一定误导性,他的孩子走的是移民高考的路线,竞争情况和国内高考不一样。再者,他在孩子12岁之后再也没打过,宣传孩子是打出来了,只是个噱头。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高压和打骂在他们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真正让孩子取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是因为——他们是高水平的“教练”。
正因为具有比较高的教练水平,他们能够分解和制定合理的小目标,让孩子始终处在“学习区”;并且能够给予及时、充分的反馈,让孩子在每次学习的过程中、每次练习之后,都能得到成就感,提升能力,获得“自我效能感”。这些会强化孩子的动机,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结合“动机—能力—>行为”模型来分析,在“教练”模式下,主要通过提高能力水促进好行为的发生,由此获得成就感等内在奖赏,从而提高内部动机水平。所谓“高压”并不是动力的主要来源,甚至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如果只看到表面的高压管教方式,看不到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教练”模式,盲目模仿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并且,即便掌握了一定的“教练技术”,也要注重引导孩子发自内心的改变,把属于孩子的自由和荣耀还给孩子,而不是一味施压,“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已经足够让人警醒了。
2.压力未必能让孩子向你所希望的方向改变
外部压力包括父母施加的压力,和其它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压力。不论哪种压力,即便再大,也未必能让孩子有积极的改变。
人有停留在舒适区的惯性,即使改变行为习惯能带来大量回报,而且没有任何风险,大部分人也未必去尝试改变;即使固守现状,要在现在和将来付出沉重的代价,每天在悔恨和自责中度过,也未必能坚持去改变。想想那些因为肥胖影响健康和生活的人,真正能够持久改变的有几个?还有那些在父母高压之下,自暴自弃、抑郁甚至自杀的孩子有多少?
所以,不要想着去做“狼爸虎妈”,给孩子高压,或者人为制造其它外部压力,指望孩子在压力下改变。要多学习和尝试,如何去引导孩子内在动机,提供启动力,触发和敦促孩子做出积极改变。
3.涉及互动的行为习惯,改变更难
只是改变自己的行为相对容易,但是涉及他人的行为改变,改变起来很难。很多父母有意无意地有这样的期待”我施加压力—你改变了—我才有好脸色“,希望孩子遵循这样的路线。
这种想法和行为,看似主动,实则是非常被动等待的互动方式。孩子要跨越两个障碍,一个是“被迫改变”,一个是“父母满意”,这个叠加起来难度太大了。
我们要在互动关系中做主动的一方,“发现好行为—鼓励”。这样孩子已有的好行为,继续坚持下去难度不大,容易获得认可和鼓励,这会提高孩子改变的动机。而孩子只要有积极改变,马上就能得到认可和鼓励,这样实际上是孩子自主的改变行为。这样父母积极主动的做法,孩子改变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到习惯的惯性力量、我们所处的不完美的环境存在很多诱发已有习惯的因素,认识到它们相互作用的强大,才能让我们懂得积极的改变,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事也不容易。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少些抱怨和指责,引导孩子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