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提到,普通百姓对于儿童的管理,常兴于所发现的“问题”,而止于管理过程中儿童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本例又何尝不是如此?
案例中母亲对于“问题”的执著,使她从没有放弃过“管理”,也就是说,她“坚持”看到“问题”的解决结果(作业写完,去上学)。对结果的追求使她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是个有原则、严格的妈妈,因而不会“溺爱”,更不会“放纵”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切对她“管理”的责难,无论是来自医生还是丈夫,她都下意识地、本能地抵抗;一切对她“管理”之难的共情反过来都让她感动。
殊不知这个结果是在过程中用一个个小的“管理过程的终止”的代价换来的,表现为孩子在所需要完成的事情上的拖延和坎顿。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行为实现了对力所逃避的事情的坎顿或者拖延,而妈妈则以最后的胜利获得慰籍。只是这种坎顿或者拖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越来越长,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妈妈感到难以为继(也就是妈妈对能否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越来越失去信心),最终到了求助外力(咨询)的程度。
上述分析总结并非凭空臆想,也不是求助者主动提供。它需要如同实例表格中所呈现的那样的探寻和追根究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追根究底,追的是事实,究的是过程。没有事实的还原,没有过程的再现,是做不了行为分析的。
当然,行为过程一旦再现,针对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也就水到渠成,且解决之道往往不止一种,我们在预防策略和管理策略中的各类招数都可以与求助者协商而由求助者定夺取舍。
体会:心疼这位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