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王者团队的读书会成立,每个月要求大家读一本书,并写读后感,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最不会写感受,所以写的是笔记。但是当大家交流完之后,确实是有很多感触。
6月份的主题是“儿童”,所有跟儿童有关的书籍都可以看,每个人选的书都不一样,这样大家才可以交流探讨。很喜欢这样的读书会。
在交流时,大家提到比较多的词是“焦虑”,作为父母,尤其是现在的母亲,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焦虑,只是焦虑的点不一样,这跟孩子的性格,家长的性格,孩子的年龄段都有关系。有人关注孩子的内心,有人关注孩子的阅读,有人关心孩子的作息和生活习惯,有人关心财商,也有人关心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提到自己小时候,其实可以感觉到,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不管是婚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但好在,我们都是一群高认知,爱学习的妈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有几个点是我感触很深的:
1.奖惩机制要不要?
这个机制要不要,取决于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得到奖励,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去做事情,这就是舍本逐末。而引导孩子如果想要某个结果,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这才是应该有的方式。而且,要正面激励,不要用惩罚。否则,当孩子过于依赖奖励,可能做任何事情就失去了主动性,而且靠奖励来养成习惯,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很容易失控。所以我的奖惩机制要调整,甚至可能要停止。
2.关注孩子的内心
其实孩子内心的成长还是讨论的比较多的,大家都知道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只是有时候会因为学习成绩或者其他事情,忽略了这件事。但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在小的时候给到足够的关注,对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在会后,也会提到,红色性格的人会希望伴侣关注到自己的内心,哪怕只是一个无声的眼神,一个拥抱,只需要有一个回应就好。其实这跟孩子需要关注是一样的。让我想起一次性格色彩活动上老师讲到,其实红色和绿色是天性,黄色和蓝色是后天锻炼出来的。孩子天生就是开朗的,感性的,需要关注的,而且做事情是随心所欲的。我们应该保留孩子的这份天性,这份童真,不要压抑孩子。我觉得我就是小时候被压抑的太多了,导致我特别理性。其实不管孩子多大,内心都是需要关注的,不能因为上学了,因为有学业的压力,我们就忽视他的内心。
3.要不要固定作息时间?
基本上大家都会觉得不应该严格限制,孩子应该是自由的。但我的观点不是这样。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自律的,而且其实发现他确实比较自律,不是我们训练出来的,可能真的是天生的,自律到曾经因为我坚持不下去而放弃时间表。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还是希望能在上小学前让孩子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不赞成散养,我也做不到。我对孩子是有期望有要求的,我不希望上小学以后孩子不仅要适应学校的环境,还要重新调整生活习惯。而且,最近学习时间管理,也感受到,成功的人士都是很自律的,而很多习惯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对于孩子,我们如果对他有期望,就应该是从小养成习惯的,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有试错的机会和成本。
可能很多人还是会坚持放养,给孩子自由,我觉得也没有错,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只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想清楚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纠结就好。因为可能我不是一个很自律的人,我会很羡慕自律的人,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自律的,而孩子也适应这样的节奏,所以我觉得这样适合我。
其实在想这几个问题的时候,我又想到了昨天学习的“叶氏三问”,叶老师提到的这个原则其实不仅适用于时间管理或者说精力管理,其实适用于任何事情。比如前面的几个问题,包括孩子是不是报班,我们都可以问自己:1)是不是要做?做了会有什么收获?不做会失去什么?2)做这件事我们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或者有什么样美好的愿景?3)如何去做?首先要做什么?下一步是什么?
以上,是今天的所思所想,我依然是一个理性的人,我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我也会继续坚持我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