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为又联系上而高兴。
想说的话很多,提笔要想很久,坦白自己的紧张,也不忘提及可能是反应慢了,太久没写字了。
对自己大学生活和专业的介绍和感受。专业有交叉的,为此而高兴,觉得有共同的语言可以聊。专业不相关的,肯定着我的专业,热情地向我解释其专业。
曾经的高中生活,他们生活中关于我的记忆。(他们不说我真的不知道生活片段)
一些“如果在一个城市能经常见面如高中时代”的假想,以及自己对此的评价“有些语无伦次了”,“别在意”。
对我的问候和关怀,搜寻他们生活记忆中和我的大学生活有关的部分,增加共同话题。
告诉我他们所在的城市的风土人情,因为我爱吃,所以他们也会提起各种本地小吃,邀请我去玩。
有纠结于怎么称呼我,写信怎么给我称谓,对我敬他是兄弟的不满意,想法拉近心理距离的。
有的对我嘘寒问暖,对我提到的事给予他能给的建议和帮助,细心体贴。
一直记得我在,看到适合我的东西,买来送给我,在路上/下次见面带给我。
对我的生活的亲近,希望参与。
希望后面的假期有空再见面。
期待回信。
看着过往的来信,他们各自不同的才情,不同的性格、思维模式、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
在他们的回应的言语中,也帮我回忆起那时的自己,让我更清楚的看到了我自己。
最近看了真人秀《中餐馆》,看完后,一点都不奇怪黄晓明和赵薇没办法走到一起。
多年后再看,对于我这个对恋爱开窍晚并对此极慢热的人来说,当年只会把他们的话当做友好,以及过于靠近,弄的我感觉不舒服,我只想保持安全距离。
每个人的心,就像一把锁,你有钥匙,自然就能轻松打开。若没有钥匙去硬撬,多不能如愿。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想走近一个人,不要执着于倾诉自己的衷肠,更要去了解对方。
能长久相处、顺利走到一起的人,都是可以“接得住”彼此的,或者说,至少是“相信对方可以接得住自己”,在这个前提下,才会靠近。
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对这些男生的诉衷肠挺冷漠的,自己处理问题的成熟度那时也有限。看到这些信件,没有什么被表白的愉悦感,像看《罗生门》的另一个视角,反而有一丢丢小内疚,觉得当年冷酷对之的我,怎样揉碎了青春少男们的心,明明别人还是示好。
天时地利人和的青春故事是电视剧里的偶像剧,所以演出前需要选角的。
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带着成长的欢快和疼痛。
还是很感谢那些“当年我只知道当兄弟,他们对我诉衷肠”的男生们。现在的你们,应该都有女友,或者结婚,甚至生子了吧。愿你们安好,一切顺利。
感谢那时的你们对我的单纯真挚的喜欢,笨拙却不失美好的情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