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坚持如何困难?这里的坚持指的是对某件事情或目标长期投入的行为,大方向不变,小方向和计划的更改,也是投入的一部分。
- 内在没有形成良好习惯。如果在青春期中没有形成专注、专心、持续不懈的习惯,那么成年后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大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受制于学校强有力的时间规范,能够对某一学科的试卷、教材持续性阅读、理解、消化。但是一旦更高年级和在假期中,这种虚假的自律就会消失。在家庭和自我的放纵中,熬夜、不按时就餐、拖延等习惯就会逐步形成。
在形成不良习惯之后,很难改掉。或者这样讲,习惯无法消除,只能被其他习惯替代。不良的习惯就如同烙印一般镌刻在肉体和心灵上。黄赌毒为什么无法根除,肉体上的深深依赖,多巴胺的释放,还有的是“心瘾”。肉体上戒除,但是心里的上瘾没有戒掉。看到之后还是会还原那种快感,虚假的美好。有个放血的故事就是这样,假装把手放在箱子里,动脉割开,其实没有割开,但是人会误以为自己还在流血,最后心灵枯萎死亡。
- 没有坚定的目标和理想。坚持是为某个目标或者某件事情长期持续下去的行为,但是我们没有坚定的目标。我们所谓的目标仅仅是外界给予我们的短暂、一时的、虚假的目标。今天看到这个好玩,去尝试一下,明天看到这个技能不错,得学习一下,后天觉得不能再熬夜,得去健身。可是为什么去做这件事,没有清晰的认识。人生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稳定的价值观,只能仿若浮萍一般,在河流中随波逐流。
- 这个与家庭也有很深的原因。很多家庭由于生计和自身认知的限制,没有认识到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不了解各专业和职业的具体内容的发展前景,不懂得如何去规划。基本要求是把孩子吃穿用度照顾好,能够攒下一些积蓄为未来做准备,就可以了。这里面没有怪不怪,指责不指责的问题,每个人出生都是规定好的,但是后天却是可以去培养的。富家子弟如果培养不好,也有可能出现纨绔子弟,败尽家产。《活着》里面的福贵就是这样。当然后面醒悟,勤勤恳恳,这就不提了。所以做好人生规划很重要。学校的教学是宽泛和基本的,对于学校而言重要的是安全、成绩和毕业或升学率。
- 外界的信息或诱惑较多,难以抵制。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信息爆炸的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网络、离开手机。网络世界各种夸张、劲爆、惊悚、震惊、沉痛的事件层不出穷,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积极消极、正面负面、真的假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国内国外的消息让我们目不暇给。各类图文、视频、音频大部分是吸引注意力,让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损耗在其中,但是对于个人成长而言价值不大。一句“生活不止眼前多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你不自禁升起旅游的念头。你看到朋友圈那么多去旅游的,打卡的,游玩的,是不是很羡慕。诱惑很多,不论这些好不好,值不值得,应不应该,但是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陷入漩涡当中。这种情况让我向外界寻求力量,而不是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自然产生虚无、焦虑等心情。
坚持的过程,是漫长且难熬的。但是信息社会追求的快速、高效,这与坚持之间产生冲突。很多人追求的捷径、快速,正是抓住这种心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书名以“三天学会...”、“20天让你...焕然一新”、“10天让你掌握...”等等。
- 社会流动性变小,付出却得不到回报。近年来网络出现不少热词,“内卷”、“躺平”、“摆烂”成为年轻人的口头语。年轻人的社会压力很大,结婚、房子、车子、工作等,在以前看来与自身不相关的东西,成为头上的大山。不仅就业难,即使就业后工作中的付出,和回报也不成正比。以往9分的努力,可以获得9和10分的结果,但是现在12分的努力,能有8分就很不错了。更多的人挤进同一赛道。看一看每年公务员岗位的报名录取比例就能探得一二。
一些行业被垄断,没有资本和关系的介入,外人很难去分一杯羹。很多人在自己圈层里面,维持自己圈层。他们很有家族的观念,互帮互助,第一选择让小孩亲戚进入本行业,继承衣钵。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典型。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似乎失去原本的意义。
还有很多的原因,比如缺乏长远的规划、奖励机制、短期可执行的计划等,就不谈了。
如何去坚持呢?
还在构思,而且发现一个问题,即使构思了,明白,但是还是很难去做。明明知道早睡早起是一件好事,但是很难坚持。即使知道跑步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不能坚持。
还是先把坚持弄明白,然后再去思考知行合一。看看能否打破间歇性努力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