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就是在旅店里看来来往往的人,过形形色色的日子,感受周边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引言
00年的时候,大姨在家乡小城开了个小旅店,旅店位于还算繁华的十字路口,周边有全市最好的高中和几所不怎么知名的大学,算是市里难得的好位置,不过好在租的是自家单位的楼,所以房租低廉。
大姨一开始建旅店的目的是给刚毕业工作的学生和背井离乡来小城打工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安身之所,上班的同时搞搞副业,所以房间布置的都较为简陋,床铺都是上下铺,好点的四人一间,差点的十人一间,一人一个柜子一把锁,旅店初期规模较小,只盘下了五、六两层楼,五楼住男生,六楼在入口设了个大铁门住女生,平时锁着,招了阿姨在门口看着,晚上10点半门禁,和大学宿舍很像,也有点现在青年旅社的意思。
五楼入口的地方放了张桌子,算是旅店前台,桌子旁边的架子上摆满了桶面、香肠、烟和啤酒,偶尔进货进一些儿童饼干和瓜子,品类不多,但样样都是畅销品。前台的背面有个不算太小的空间,布置成了活动室,在里面放了沙发和电视,平时晚上和周末放假的时候,活动室里总挤满了打牌喝酒、叼着烟头的年轻。旅店床位出奇的便宜,短租一天才10块,月租更少,在那个繁华地段里算是少有的物美价廉,所以这里住的要么是刚毕业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党,要么是在这座小城市底层努力挣扎的年轻人。
逢年过节,总有回不去家的异乡人,这些人和表姐年纪都差不了多少,所以大姨平日里待他们就像孩子一样,过节更是不用说,家里包的饺子要带去,再点上一桌的好吃的,插上卡拉OK,拉着服务员阿姨们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晚会,东北的冬天虽冷,但人心却映得屋里格外温暖。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大姨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热心,这使她迅速培养了一批忠实的长期房客,不上班的时候他们总爱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大姨唠嗑,那时候我小,总爱去大姨家玩,于是大姨去旅店和房客们聊天的时候,我就杵着下巴听他们聊下巴嗑。
聊的时间长了,对这些人零零碎碎的故事就有了大概的了解。603的小马是跟家里闹矛盾自己跑出来的,过年也不愿回家,大姨就总找机会劝劝,终于在一次中秋过后,小马拿回了一袋家乡特产分给旅店里的房客们;508的小姑娘琳琳因为之前感情受伤干过傻事,大姨就每隔一阵子和她谈谈心,聊的比她父母都勤,等最后真要退房回家的时候,琳爸琳妈来接她,拎着两袋子土豆说什么也要大姨收下,大姨却之不恭,于是那个冬天,全家都没再买过土豆。
旅店里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故事普普通通,赚钱勤勤恳恳的本分人,但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普遍没解决个人问题。单身的男男女女多了,不燃起些爱情的小火苗就有点浪费,在这点上,大姨充分发挥了之前在宣传部门的工作经验,火苗小的,两头推推波助助澜就能燎原,还没火苗的,东聊聊西扯扯总能整出点星星之火来,可别说,经大姨这一出手,旅店当时还真就成了几对,有一对还走到了最后,结婚那天请了全旅店的人吃喜糖。
当然介绍对象这事也有弊端,最直接的就是俩人成了之后就要谈婚论嫁搬出旅店,可以说是每成一对,旅店就少了两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这毕竟是少数,多数情况是没那么快搬出去,但在此期间,只要小两口吵了架,作为介绍人的大姨就要遭殃,自古劝和不劝分,每到这时候大姨真是要把学过的词都翻出来两头说好话,什么时候和好这麻烦才算完。所以情人吵架,媒人遭殃,怕是从古至今都难以避免的“职业问题”。
小旅店不打广告不去街头揽客,就靠着一拨又一拨的房客口口相传,规模也渐渐壮大起来,先后盘下了二、三、四楼,服务员也由刚开始的两个增加到七八个,还设置了领班、维修师傅,房间类型也大大增加,单人间、双人间、大床房都有了,后来还有了带独卫木地板的“高间”,屋子里面挂着画,一晚上涨到70块钱也夜夜爆满。
旅店三周年庆的时候,在楼下十字路口最醒目的位置搭了个舞台,请了专业的主持和表演团队,作为全家第一个使上摄像机的老爸当天被拉了壮丁去充当摄像,举着家用小DV兢兢业业录了整晚,临了还被主持人拿着话筒在台上特别感谢了一番。
那天晚上舞台下人头攒动,住过的、正在住的都想办法赶过来了,就连晚上出来遛弯的无关群众也都凑热闹来了,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我被大舅扛在脖颈上,模模糊糊能看到舞台上演员的影子,那天晚上演过什么节目早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大姨的脸被台上的灯光晃的红扑扑的,我的脸也被乌泱泱的人群挤得红扑扑的。
那天旅店里受过大姨关怀的房客们凑了一些钱,做了面大锦旗送给大姨,这对于每天只舍得吃泡面的大部分房客来说,怕是冲动消费了。
再到后来,人们经济水平一点点提高了,对于短期房客来说,不是“独卫独浴”都不想住了,旅店由于是单位旧房,拉热水器成本太大,迟迟没能改造装修,短期房客就渐渐少了。五六楼的长期房客倒不少,但大姨这么多年从没涨过价,支出的多,收入也就看起来没那么多了,大姨的重心慢慢转向了新型农业,来旅店也没之前那么频了,人气冷清,氛围没那么热乎,阴暗的东西就渐渐暴露出来了,大姨想管却也有心无力,索性就随他去了。
从2000年开业到12年盘给别人,我用了一整个少年时期经历旅店从开业伊始的“艰苦岁月”到巅峰时的鼎盛,再到转型时的尴尬没落;见证形形色色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另一拨人又来,体会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特此写下——来纪念那段平凡岁月里不平凡的小事。
哦对了,小旅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希望公寓”,希望,能给在这座城市中因各种原因默默挣扎的年轻人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