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注的,才是头条!新媒体时代,在微博微信占据互联网半壁江山的时候,头条号横空出世。
作为新媒体人,如果你还没有玩头条号说明你真的奥特了。但相对于微信,你知道头条号的推荐机制吗?
6月7日,终于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头条号。
(说个小插曲,注册头条号历程也是坎坷,2015年毕业时因为第一次不太明白当时的注册审核机制直接导致身份信息被永久禁止注册,时隔一年另想办法才把注册再次提上日程,其实这一点平台做的很不尽人情。)
50天后自己的账号顺利通过新手期转正,发文权限也由1篇/天升级为5篇/天,也获得了一些相应的权限。
在这期间,虽然通过分析探索了一些可能的推荐机制,但我相信对于头条自己还是存在一定的未知空白。因此,最近通过查看一些资料和亲身所得总结了一些推荐机制,特发此文。
头条号的个性化推荐,读者感兴趣什么就推荐什么。机器先把文章推荐给感兴趣的用户,如果点击率高,再进一步矿大范围推荐更多的相似用户。
1.同微信一样,头条号也非常重视文章的原创性。
换句话说,内容才是王道,如果你发布的文章已经在头条平台存在了(内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基本不会被推荐,因此原创性和第一时间很重要。
2.标题没那么多重要但也不能太随意。
显然,如果你发布明显“标题党”的夸大或者正文不符的内容,头条平台在发布的时候就会提醒你。即使提交成功,也基本不会被推荐。
在这里用户的停留率(或者称为“读完率”)很重要,如果标题与正文不符,读者因为反感点进去立马退出了。
这一行为也可能很大程度会影响以后的推荐。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文章多配一些图,有效的吸引读者停留。
3.推荐点击率,即被推荐的用户数中阅读的人数,阅读的人数越多,推荐的人数就会越多从而再次使阅读数飙升。
阅读人数所占推荐人数比重少,平台就会减少推荐甚至不推荐了。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平台是人工、机器共同审核,所以内容、标签一定要表达清楚,定位不准确容易使机器推错人群,读者不感兴趣,从而使点击率降低影响推荐。
4.追热点,在互联网上关注度高的话题推荐量会更高。
前面已经提到了,头条平台是根据主题相关或者关键词来进行推荐的,所以有热点可追的时候尽量突出关键词。
比如我恰巧刚刚看了一篇关于里约奥运的文章,平台就觉得我对奥运感兴趣。如果你的文章(标题)刚好有奥运,那么恭喜你的文章就推荐给我了。
当然这一点也是一把双刃剑,头条号作者大量追热点的同时也会造成平台的文章同质化反而降低推荐度。因此,追热点要有节制。
5.活跃度的账号文章推荐量相对来说更高一些,经常发文保持活跃很重要。
还有就是头条指数相关,比如互动度,有评论时如果主动积极的与读者互动,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及热评,有机会推荐到首页带来高曝光度。
6.文章定位准确,账号的文章主题太过随意宽泛反而得不到推荐或者极低。
7.此外,基于相同城市、社交好友关系、相似用户阅读习惯也会影响推荐量。
8.个人感觉,头条平台上八卦、新闻资讯、视频类更受欢迎和推荐。
9.还有什么,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