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管理者都是从具体的工作岗位成长起来的,而每个岗位都有其专业性,因此,完成从专业到管理的转变,是做好管理者的关键。
转变一:从自己做事到一起做事
成为管理者之前,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喜欢单打独斗,有英雄主义倾向,很少顾及同事的工作内容,即便有流程上的配合,也是被动的。成为管理者之后,要学会与团队成员合作,带领团队共同把事情做好。
转变二:从个人能力到集体力量
成为管理者之前,很多人做事情往往凭借个人能力,专注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时间久了,我们渐渐感觉到,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强的个人也需要大家的帮扶,这就是“一个篱笆三个桩”的道理。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创造合力,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任务。
转变三:从个人成就到团队成功
日常工作中,作为个体,人们做事积极主动,心中也有目标,分得清轻重缓急,但往往追求的是个人成功,这也无可厚非,并没有错。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白,团队成功才是你的个人成功,因为你的职责就是带领团队完成任务并帮助下级成长。
转变四: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日常工作中,人们发现了问题通常是报告给上级,希望上级能够出面协调解决,很少想方设法自己去处理,上级永远是他的拐杖。每个人不但是问题的发现者,也应该是问题的解决者。作为管理者,尤其如此。不但要解决问题,还要培养团队成员的预防意识。
转变五:从外方内方到外圆内方
基层员工做事情往往棱角分明,尤其是初入职场者,内心坚持原则,但处事不会变通,不注意人际能力的培养,遇到冲突矛盾,也没有主动去化解。作为管理者,在坚持按制度、按标准做事的同时,要更加注意人际关系的改善,因为工作都是靠流程推动的,需要与其他部门(岗位)合作。
转变六:从专业能力到管理能力
成为管理者之前,人们往往在专业上下了很多功夫(苦练内功),努力把事情做对(正确)、做好(质量)、做快(效率)。专业上,对与错泾渭分明。成为管理者之后,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再是第一追求,主要任务是把大家凝聚到一起以达成目标。管理无定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转变七:从局部思维到全局意识
作为基层员工,思维往往有局限性,因为大多数人考虑问题都是从本位出发的,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很少为他人考虑。而作为管理者,要有大局观,不仅仅从本部门,还要从其他部门,更要从组织层面考虑工作的成败。完成上述七个转变,需要新任管理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从外方内方到外圆内方、从局部思维到全局意识,更需要多花时间去思考、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