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得失心不要太重,机会来临时要拼命抓住
如果你不在乎谁能得到什么,你的成就也不会有止境。
说句实话,不在乎很难。但是,我们终究要有取舍。如果没有承担,就没有学习。
承担得多,自然付出的也多。我有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
如果你不能做决定,或者做决定之后不能承担这个决定的后果,你就无法真正学习。
其实在大公司里混日子,与带着保护轮旁边有人扶的骑车非常相似。
越好的公司,流程和制度越完善。流程和制度很像保护轮,它们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流程的最高境界,其实是“防呆”。
防呆是什么意思?就是呆子都不会做错。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每天在这样的系统里做事,我们的大脑能够得到多少刺激,获得多少进步?
如果你在有一个管理起来事无巨细的老板,你能学到什么东西?
因为这样的老板就好像那个一直扶着你骑车的人:
你摔倒的概率的确降低了,但你也基本上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更可怕的是,你可能还觉得自己做出了很多成就。在一个优秀的平台上工作,你有时候很难分清,什么是你的作用什么是平台的作用。
而多数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的作用。比学不到本领更糟糕的,就是明明没有学到,但是还觉得自己很牛。
回国的前三年,是最累的三年,但是也是最开心的。
看着团队一天天壮大,看着自己负责的生意一天天成长,看着自己负责的品牌越来越家喻户晓,也能感受到自己对于行业、管理、和生意的认知逐渐加深。
可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变大,很多东西都在变:
第一,公司人数超过100的时候,不是每个新员工都叫得上名字;
第二,随着各种规章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官僚机构的感觉逐渐开始出现;
第三,随着公司规模变大,层级变多,结构变复杂,政治的味道开始出现。
其实,这些现象都是难以避免的,甚至必要的。
毕竟,一个大外企不可能很随意的做事。为了确保公司不犯低级错误,肯定要通过种种制约手段,让一个人的不小心不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种按部就班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每天处理200封邮件不再让我觉得日理万机创造价值,而越来越觉得流于形式,因为太多的邮件都是关于申请批准或者给予批准。
一年到头做PPT,不再觉得是实现自己脑中的想法,而是觉得在应付差事。
随着对公司的业务越来越熟悉,随着过去几年的积累逐渐在市场上越来越有效果,随着团队的建制越来越完善,我的日子越来越轻松。
销售有经验丰富的全国销售经理帮忙搞定,市场部有几个部门经理搞定执行细节,我似乎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仍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第一次在周一早上有不想上班的感觉;以往的我想到去公司要设计的项目,要完成的事情,有按捺不住的兴奋。
其实那一年是我回国以来最轻松的一年,业绩好,人缘好,职业发展也好。回国4年,晋升3次,被总公司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经常去参加一些针对总经理级别的培训和会议,而我往往都是里边最年轻,级别最低的人。我知道,只要再熬一两年就会成为某个公司的总经理。
但是我突然觉得自己不想熬了。我真的多一天都不想再做,不管我生命还有多少天。
问题的本质是,我对这种工作方式越来越无法接受。
即使我换一家公司,情况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事实上很有可能更糟。想清楚这些,我意识到,创业是我唯一的路。
说到创业,不得不提一下我的斯坦福校友陈欧。
他比我低一届,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打交道不多。吃过几次饭,聊过几次天,他还因为选课的事情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大概仅此而已。
所以当时他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一次听说他是在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人谈到他在做一个化妆品网站。
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是:一个大男人,又没有电商经验,做化妆品网站怎么可能成功?我也觉得大家的分析挺有道理。
再一次听说,就是关于他的网站如何火,什么一天就做几千万云云。然后大家就各种羡慕嫉妒恨,我也不例外。
再后来的故事,基本上百度都搜索得到了。总而言之,他用三年时间把一个化妆品网站做到NYSE上市,成为NYSE的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CEO。
他也一瞬间成为斯坦福校友中最家喻户晓的一位。如果你让我描述一种典型意义上的登峰造极的成功,那基本也不过如此了。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身边,对我影响很大。我突然有点看不上自己原来做的那些事情。总觉得比起他来,我管的那点生意,有点不值一提。
和他的成就相比,我做的事情显得如此渺小。
更可怕的是,按照我当时做事的趋势,如果画一个延长线,到5年之后,依旧不能和他相提并论。这个想法,深深地动摇了我。
与人比,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这道理我懂。但是,如此具有可比性的人,反差如此之大,还是让我不能淡定。
创业,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真正面临抉择的时候,心里还是很虚。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我从小成长在学校院里。上大学、出国、工作,全都是中规中矩的路数。
现在突然要辞职创业,面对巨大的未知,这个转变太大。我心里很害怕。
与身边的亲友聊这个事,大家居然都很支持。
当我把创业的想法告诉我太太的时候,她说:我肯定支持。因为我理解你有多么想做这件事,如果我不支持,你会记恨我一辈子的,哈哈哈……
那时我们刚买房,而且准备要第二个孩子;创业意味着拿原来20%不到的薪水,生活水准肯定要下降;而且这种下降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肯支持我,我很感激。
我的父母知道以后,一方面很担心,另一方面还是支持。他们做了一辈子老师,根本没什么积蓄,但是他们居然做好准备全部拿出来给我用。
这就是父母,永远想着自己的孩子。70多岁了,还在为自己奔四的孩子操心。写到这儿我眼泪都快下来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岳父。
他平常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知道我的想法之后,专门对我说:我这辈子就是这样了,平平淡淡的,没什么成就。但是我支持你创业,年轻人就是应该闯一闯。你在前边好好干吧,我们在后方全力支持!
我当时特别感动,感动得都说不出话来。这番话听着,就好像是老派电视剧一样,然而我知道里边的情份。
然而最终推动我走出那一步的,是我哥,亲哥。他长我14岁,非常优秀。从小他就是我的榜样:出国、回国、做管理,我无一不是在追随他的脚步。
在我成长的路上,他更像一个导师,总是能站在更高的地方,提供想法和建议。
当创业的想法刚刚冒出来的时候,我第一个告诉了哥哥。
没想到他比我还兴奋,他对我说,“你一定要去做,这么好的市场,为什么不做?而且你的性格,你的特点,很适合去做这件事。”
当我的创业想法略有雏形的时候,他说:“我要是年轻10岁,也辞职跟你一起去做。就算别人不投资,我也要投资你。”
不得不承认,我哥的热情影响了我。
本来我非常的瞻前顾后,一会儿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一会儿觉得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很可惜,一会儿觉得创业这事根本没有那么靠谱,一会儿觉得活那么累干嘛轻轻松松不也挺好……
但是他的热情突然让我觉得我好像没必要再犹豫了。
在创业这个念头出来之后的第三个月,我正式提交了辞职信。
十五、用环境塑造自己,
虽然我们都愿意觉得自己是特立独行的,但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
当你的同学把考90分当作天经地义的时候,和当你的同学把考60分当作最高要求的时候,你会如何设定你的目标?
当你的同事成天抱怨指责偷懒的时候,和当你同事每天学习思考进步的时候,你的状态会是怎样的?
巴菲特说:
你在职业发展上,最重要的决定,是你选择谁做你的配偶。
不能同意更多。我觉得道理很简单,因为你的配偶和你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任何人,所以Ta就是你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
你配偶的世界观价值观为人处事,必定对你有极大的影响。或者正面,或者负面。
还有一个说法,说你最终拥有的财富,是你最要好的五个朋友的财富的平均值,细思极恐。但都是这个道理。
如果同学当中有人成为亿万富翁,会让多数人对于如何定义财富上的成功,有新的思考。至少我是如此。
到底是进入了好的环境才能优秀,还是优秀了才能进入好的环境?我觉得它们互为因果。
越优秀,就越有可能接触到优秀的人;接触到越多优秀的人,就越有可能优秀。
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努力进步
认真挑选你身边的人
创业维艰,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离开公司的第一天,感受还是蛮奇怪的。一方面跃跃欲试,觉得天高任鸟飞;另一方面,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没底。
毕竟自己即将开始一段总体而言成功率小于95%的事情;毕竟自己没有一丁点创业经验;毕竟是在三十大几的高龄,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被许多人羡慕的机会。
组建团队,确定方向,找钱,开干……一转眼已经一年多。
从来没想过创业会容易,但是确实没有预想到自己遇到的那些困难。自己做事了,才发现那些被说了一百遍的创业的苦都是真的。
1.没有后方,都是前方
在大公司的时候,面对客户是前方,回到公司里是后方。
创业,特别是初期,根本没有后方。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又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
2.从零开始,百废待兴
原来可以依赖公司的资源,自己的团队,个人的积累;一个初创公司,什么都没有。
如果你想让一件事发生,那么你最好直接确保它发生。
3.自由
有那么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创业给你自由,让你把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工作”。
的确如此,然而最熬人的还不是工作,是焦虑。
4.24x7的焦虑
创业之后,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就模糊了,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稍微闲下来,脑子自动开始考虑工作的事情。
根本是不由自主的,而且基本上对所有其它事情都不感兴趣。
有一半时间是在思考各种可能性,还有一半时间是在焦虑,各种担心。方向,团队,生意,融资,或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焦虑什么……
我是天性乐观的人,在创业中我居然开始有些明白“抑郁症”是什么意思。
原来在公司时,只要下了班,只要我想,多数时候还是可以把工作暂时放在一边。
因为本质上,在大公司里,没有什么事情是真的大不了的。实在不行,我换个地方一样打工。然而创业不同,因为责任。
5.责任
我,作为创始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① 家庭
我拿着不到原来五分之一的工资,每天忙得顾不上家里,全家人的生活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
关键我还不能保证这种日子要持续几年,而且持续几年之后一定会有什么结果。
所以我必须要考虑清楚创业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② 团队
有好几个都是从很好的公司辞职出来,放弃了很多和我一起创业。
虽然说我们都是成年人,自己做自己的决定。但是,我必须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③ 投资人
没有投资人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就没法开始。我必须为这份支持负责。
④ 客户
客户信赖我们,而且我们做的是医疗服务,所以必须踏踏实实把事做对做好。
创始人的词典里也不能有借口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由于这次创业,我的家庭白白受苦,团队浪费了时间精力青春,投资人浪费了钱,客户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不管我能找到多么好的借口,这一切依然都是我造成的,我必须负责。如此彻底的负责,对人的心态影响很大。
除了压力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指责。因为指责在这里不值一分钱。
创业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除了想办法解决,没有第二条路。如果要指责,我也只能指责自己。
我确信,未来遇到的困难只会更多更大。但我一点都不后悔。重新来一遍,我还是会选择创业。因为,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十六、想要,就立刻开始行动
创业以来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好想法根本不值钱,甚至还有坏处”。怎么讲?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有很多“好点子”?
他们描述点子的时候总是唾沫星横飞,绘声绘色,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最新科技潮流,各种巧妙和创新;
然而他们永远只停留在点子阶段。
事实上这是多数人,因为浅尝辄止最容易。
出点子,只是把一件事做成当中最简单的一步。
在脑子里设想一些情景的时候,是不需要为这些情景的后果负责的;当点子在头脑里飞的时候,很多细节在“好点子”的光辉下,都显得不重要。
然而现实里,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雇的每个人、做的每个决定、选择的每个供应商、花的每一笔钱、制定的每一个策略,一个企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细节累积而成的。
当我们没有付诸行动的时候,我们的“点子”可以随时改变。
这些“好点子”,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优秀,很有想法。于是更加安于现状,或者更喜欢评头论足。
然而,直到迈出第一步,这些点子都是虚的。有人说没有能够幸存到A轮的商业计划书。
意思就是所有的生意的方向,都是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所有觉得凭着一个点子就能创业成功的人,多半没有创过业,甚至根本没有做过什么高不确定性的事儿。
可是一旦迈出了第一步,哪怕是很小的一步,或者是晃晃悠悠的一步,真正的learning就开始了,真正的进步才有可能开始。
喜欢某个女孩?不要纠结她是否喜欢你,不要纠结什么是最好的搭讪方式。立刻行动起来,追!
很多事,只有做了才知道怎么做。
希望换工作?不要踌躇那些未知的事情,不要担忧那些风险。
拿出简历来,现在就开始改;找到猎头的电话,和他们聊聊;去招聘网站上,看看都有什么机会。把offer拿到手里再考虑要不要换也不迟。
想要变得优秀?立刻开始行动。读书也行、写文章也行、跑步也行、旅行也行,做啥都行,别闲着。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座右铭,希望你喜欢。
像不需要钱一样工作,像无人观看一样跳舞,像从未受过伤一样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