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
安纳西,这是一个镶嵌在阿尔卑斯山脉里,处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小镇。
从日内瓦驱车约摸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一路上,看着窗外的景色从市区的摩天大厦逐步变成乡间小镇,欧式的小楼,广袤的树林,绵延的群山,眼前的景色越来越富有浓厚的欧洲乡村气息。透着朝阳,能看到阿尔卑斯山的轮廓逐渐清晰,雪峰好像巨大的圣代冰淇淋插在天边,朝霞也抹了一层淡粉色的果酱,好想去舔一下味道。
转眼间,我们到了安纳西小镇的入口。迫不及待的下车来,呵!远处层层叠叠的阿尔卑斯山不知转了多少里,银白色的山峰笼罩着一层雾气,顺着山脉而来,是一块巨大的湖泊,靠近岸边湛蓝色的水纹来回拨动着,越往水中央,也渐渐弥漫起一层薄雾,湖水中有很多人划着独木舟,轻轻荡着,谈笑风生。湖水见窄的地方,是一条石桥,巨大的石块不规则的垒起来,两边是铁栏杆,上面缠绕着许多藤蔓,或红或黄的小花点缀其上,通过桥,就算是彻底进入小镇了。高低不一的尖顶小屋沿着石头小路伸向镇子中央,棕色的塔尖,橘红的墙壁,金属的门框窗棂,暗黑色的遮阳伞小木桌,五彩缤纷的人群。扶老携幼,怡然自得,误打误撞是否来到了欧式的桃花源?
镇景
许是秋天的缘故,路旁众多树木已经掉落了不少叶子,把整一条小径铺成了金黄色。潺潺的溪流漫布整个小镇,高耸的房顶倒映在水里,好像又多了一座城。参差不齐的房屋依水而建,靠近水面的基石已经印出了厚厚的青苔。许多小桥连接着两岸,五颜六色的花朵包裹着桥身,走在上面不知道是不是会有腾花飞舞的既视感。坑坑洼洼的石头路,不时会冒出一两多小野花。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光洒满小路,显得一些古旧石屋脚下的青苔都不阴冷了。安纳西就是个花的海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竭尽所能把花装点在显眼的位置。藤类植物顺着篱笆墙能够绕满几户人家,巨大的叶子,红色,黄色,绿色,涂鸦一般肆意张扬在墙壁上,在周围石墙青瓦的衬托下,却又不显得杂乱无章。
穿过住宅区,是不算繁华的商业区。很多小店甚至连门牌招牌都没有,也许是小镇人们之间都熟悉的压根不需要吧。小巧的店门几乎是隐蔽在石壁缝里,古老的欧式商品陈列在展示柜中,总觉得是一家家小型博物馆而非商店。数个小店挤在一片窄巷里,好像他们就是一家子一样。每走过几个商店,会有一道石头拱形门廓,就像古时候的城门一样,阴冷的穿堂风呼呼吹过,和外面的祥和相比就像穿越了好几个世纪。
走回码头,我们坐上游船准备环城一周欣赏美景。站在甲板上,很多白色小船在身边缓慢划过,招招手兴奋地打招呼,划桨的人们总也激动地呼喊着。彼此没明白说什么,好像也是交流无障碍。秋风乍起,冷冽的空气通过鼻子侵入脑袋,感觉整个人都清冷了,但转瞬感觉很舒服,果然是经过雪山净化过的空气,提神又洗肺。游船沿着清冽的水航行,周围的景色从花团锦簇的热闹小镇逐渐过渡到了银装素裹的山峰,水面也从清澈见底到翠绿,到湛蓝,再到藏蓝色,慢慢染上了黑色。阳光也开始穿不透山峰,只能从远处雪白色中闪着的光看出来阳光在何处。水面上只有雪白的天鹅在悠哉散步,不时还会有两只调个情。感觉温度又开始降低了,站在船头有秋风透骨的凉意了。所幸,转个弯又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红墙,老树,鸳鸯,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来到安纳西,正好赶上小镇上的集市开放。沿街一排排货架堆放,好像曾经的宁静都是幻觉。熙熙攘攘的人群欢快挑选着各种食品。码放整齐的巨大苹果,西红柿,整个的大火腿,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瓜果。我们跟随着人群挤在商品间,可能是看着每样东西都是一副茫然的目光,不时有卖东西的大叔切一片火腿,或是拿起个不知名的水果让我们尝尝,开心的询问着我们味道如何。当然得是竖起大拇指“Very Delicious!”的回答。
那些人
湖光山色,美景佳人,似乎安纳西包罗了一切享受的条件,因而这里每个人不惧老少都是一派隐居自得的派头。湖边,手牵手白发苍苍亦有浪漫,停驻钓鱼,一咖啡,一杆身,快活如侬有几人。花丛小道,支一把阳伞,架一张桌子,三四雍容老太,谁说年老就没有情调。花园广场,靓妈只管貌美如花,奶爸负责推娃喂奶,这样的温柔哪里不帅。疏篱曲径,笑语盈盈,此非独立桃源。
相比富丽堂皇的欧式古堡大都市,更喜欢这种充满了人情味的欧洲小镇,房屋紧紧依靠,人紧紧依靠。花团萦绕,空气中弥漫着和气舒心。任谁在这里似乎都发不了脾气,因为看到的就是祥和。
如若喜欢,可以点阅我的游记文集几座城市一种情结有更多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