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未来
活在未来是指所做的事对未来有意义(可以习得新技能、新思想,积累信用人脉和资源),也就是这个事情一定得对自己是长期有用的。
大家先想想,送快递、送外卖、做清洁工、保安……这些职业对自己的长期发展有帮助吗?(这里没有任何的职业歧视,只是就事论事。事实上职业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就是大相径庭)。这里需要肯定的一种普通的大众职业——销售,这种部分或全部靠提成业绩来增加收入的职业对于个人长期是非常有用的,习得的销售技能在此领域进行迁移和迭加。
活在当下
但有的看起来像是销售的职业,本质上只能算是简单的服务人员,去肯德基时看到那里年轻店员在想,这些人完全在浪费自己的青春而不自知,一天机械地卖出多少个汉堡对其个人的成长没有任何关系,学不到任何有用的实用技能。如果一直在这里面做事,年轻还可以卖卖汉堡,年龄大了就只能在这里抹桌子做清洁,在这里做清洁的外聘临时工就行,售卖的时间廉价的很。
如果一名程序员,还是只用自己所学的Java来做简单重复的编程工作,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更有效率的语言,那也是活在现在,因为这样只是一个熟练工而已,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人是会被很快淘汰的。没有努力地为未来学习充电,没有学会利用更有效的工具,还固执地用自己的大刀长矛去应付现代战争,那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现实中这样的人还不少,究其原因——懒惰、耍小聪明。
活在当下表面上看来是很轻松的,不是常听到这样的话“想那么多干什么?你累不累?”,上一天的班,拿一天的工资,至于这份工资到底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意义,不管那么多,反正老板发我多少工资我做多少钱的活,想要我多做,门儿都没有。
我们上大学选专业,会问哪个专业更热门,大学毕业了找工作,也会了解现在什么职业更热门,现在热不一定几年以后还会继续热。
在我刚学大学那会儿,计算机专业是每个学校的大热门,读计算机专业不仅人数多,而且在学校内的高考分数线也是理工科中最高的,那时候没有哪一所高校没有开设计算机专业,而且之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是最好的,在2000年以前毕业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只要不是三流高校,想弄个北京户口是轻轻松松的事(现在大家都知道北京户口有多么值钱,可当时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一定看得上这个北京户口呢),那时正是各大城市重点争夺的专业人才,然而,没过几年在我大学毕业那会儿,由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太多,已经严重供过于求,当时的计算机毕业生普遍就业情况均不佳,在我邻居寝室的有个学计算机的,签了一份武钢的offer,即使这份工作还是算就业很不错的——虽然毕业后没有联系过,我跟他也不熟,但可以想象在武钢这种日薄西山的国企中,怎一个惨字了得。这样,随后几年各高校的理工科学院录取的专业最高分数线就让位给电气学院、建筑学院、自动化学院,而计算机学院也低谷了好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供给也在随后几年开始减少,就业质量开始逐渐好转,之后是我们熟知的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又重新开始成为大热门。
通过计算机专业的起起伏伏可看到,各专业有其自身固有的小周期,但我们需要将时间段拉长来看它们的大周期,就是长期来看,这个专业的前景如何?这个才是我们应该最为关注的问题。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果一个人在专业上选择错了,会给人生造成不小的困扰。其实,这些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造成的,思考质量差造成选择质量差,能怪谁呢?然而,对于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在此之前一天到晚都沉浸在题海中,对于选择专业这么重大的问题是没什么概念的,而对于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其实大部分人也缺乏战略眼光(毕竟能作出高质量选择的人在总人口数上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这是事实。)。只有是精英阶层的父母,他们才会提供高质量地建议,帮助孩子作出高质量地选择。然而,精英阶层人口数占比总人口数不超过5%。也就是大部分的孩子由于得不到高价值的建议而作出低质量的选择——其实许多时候就是靠运气(运气具有太多的随机性,不具备稳定性和长期性),包括专业、大学和婚姻。等到自己成长到一定程度,可能已经过了30岁了,许多30岁以前的机遇已经远离自己,这是成长的代价。当然,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混混沌沌地生活,除了一天天的变老外,根本就没有任何长进,这样的人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混得差的根源是什么,用所谓的“知足常乐”这些词语来合理化自身的无能,也算是一种解脱,只是当看到许多精英与自己鸿沟般的生存质量差异而偶尔忿忿不平,觉得自己命运不济,痛斥财富差异大,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在网上骂骂街,也算是一种发泄。
所以“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自身的见识、知识结构和爱的能力决定了孩子能提前多远,跑多快。
既然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是普通人而非精英,那最好的应对方式呢?一切只能靠自己。一个人不自救,没有人救得了你。如果你欲跳出你所处的阶层,空想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唯有学习和践行,拼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才是最好的救命稻草。如果你甘于平庸(或者在许多人的词典中可能是“平凡”而非“平庸”),正常生存下去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养活大量的闲人是不在话下的。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未雨绸缪。一个人如果不成长,和动物有何区别,只是出于生物本能的生存有何意义?——细想一下,还是有意义的,一延续自己的DNA,二是当绿叶来衬托精英。
一位我最尊敬的老师说过一句话:“许多人活着是因为死不了”。当我把这句话套到许多人身上时,还真很恰当。我时常在想:我是这样的人吗?我愿意做这样的人吗?在许多年前,觉得自己依靠一些虚幻的精神追求活在,当虚幻的梦在现实中被击碎后,曾经迷惘过几年,而现在是为成长而活,在思想上、行动上的成长是自己生活的根基。
对于活在当下这个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可以理解为人的肉身需要活在当下,把握好当下去做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是值得的——这样防止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未来,否则,活在当下就成了鼠目寸光般地为了本能而生存。
活在过去
活在过去是一个比活在当下更差的选择,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应该清楚这点。
与其纠结过去,不如从过去总结教训、提炼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人生。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一般提当年勇的现在已不是好汉。缅怀曾经的辉煌,表明自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说得多了,就会令听着生厌,你又不是祥林嫂,当我耳朵是垃圾桶?
活在未来 or 活在当下和过去决定了人生未来的发展轨迹。一条是康庄大道,另一条通往平凡的人生(泉下路遥不会生我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