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四季落幕了,感觉自己的生活少了点什么,表示不高兴。
但也没办法。既然每一次相聚的结局都注定了是散场,那么,与其不高兴,不如写点什么来好好纪念一下。
我是一个老粉,从《奇葩说》第一季一直看到现在。第二季曾因为对金姐姐说话的形式大于内容表示异议而中断过几期,但我认为对整体认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应该说,我看到了这个节目的用心和努力。尤其是作为一个半只脚踩在内容行当里的人来说,我特别清楚,在这个观众审美疲劳说来就来,新鲜和刺激需要不断像打鸡血一样注入的时代中,一个不那么综艺性的辩论节目如何霸屏了四年之久。
诚然,《奇葩说》是处于网综洪流之顶端的。但或许是因为我太稀罕它了吧,在每一次看得血脉喷张的时候,我总是免不了会担忧:太拼了吧,还有没有后手啦?
-1-
其实在第三季黄执中和胡渐彪登场之后,我就已经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了。这个节目的专业指导们都已经下场肉搏了,未来还有谁能来。
结果《奇葩说》第四季呼啦啦来了个障眼法。第一,办了《奇葩大会》,请来一票名人为节目站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还真挺眼花缭乱的。第二,引入了新的导师,而且一下还来俩。第三,马东也登场了,自家的节目,自己总得身先士卒豁老命。
新鲜的看点的确很多,但是照样掩盖不住选手们后劲不足的缺陷。《奇葩说》的核心毕竟是选手们的发挥,不是吗?如果为了看名家的风采,去看《晓说》、《逻辑思维》、《说话之道》岂不更痛快?
第四季放眼望去,黑压压全是熟人。就连最初的比赛,竟然也多是3老+1新的选手配置。搞了声势那么浩大的海选,最后就上来这么几位。既是如此,咱在第三季的阵容上直接换导师不好吗?
再说了,乌泱泱一片老熟人里,夹杂着星星点点的新人。这么大阵仗面前,又是不同段位的人同场竞技,你让新奇葩们如何出头?向前辈鞠躬还来不及呢。
还有一点隐患,老奇葩们在一起待久了,小圈子就日渐明显,圈子和圈子间产生点摩擦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这点隐患,终究是在第四季姜思达止步半决赛的时刻,彻底暴露了。
-2-
让我们先回到这场纷争的最初,从小圈子的形成开始说起。在《奇葩说》的舞台上,选手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梯队,名门正派的辩论咖。这里面尤以黄执中、马薇薇、邱晨、胡渐彪等几位老僵尸最为至高无上,当然也包含陈鸣、颜如晶、陈咏开等各路大咖。如果以辩论技巧来评判,他们是场上绝对的霸主。
第二梯队,江湖高手。主要集中在肖骁和姜思达两位的身上。虽然不是名门正派出身,但是无论从辩论技巧,还是思维反应的敏捷性,亦或是控场能力上都绝不输于第一梯队。而且,舆论的呼声很高。但是,在多少年都一起打辩论的交情面前,每当人家张口就是陈年往事的时候,总能特别清晰地感觉到谁在圈里,谁在圈外。
以上两个梯队,是场上的双主角。而第三梯队,则是大配角选手了。这里主要包括老奇葩范湉湉、董婧,还有新奇葩傅首尔、臧鸿飞、刘楠等人。他们属于虽然没入辩论的门,但是往往有一技之长。无论是分享经历,还是烘托气氛,总之见缝插针吧。《奇葩说》的场子能这么热,有他们很大的功劳。譬如我这一季最喜欢的傅首尔,那小段子编的,张口闭口那小韵脚压的,啧啧,佩服。
最后一个梯队,就是龙套选手了。这里面比如老奇葩艾力和大王啊,还有剩余一众新奇葩们。偶尔绽放一把,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快进略过。要知道,在这个舞台上,需要的点是新鲜而又符合逻辑且打动人的。那些众所周知的理由,素人们掰着手指头数数也能列出来的,实在是没太大讲的必要。但是一个场上那么多人,总得要有陪衬的吧,总得让新的观众对这种高频度的脑电波刺激有个过渡和适应吧。这就是龙套选手存在的意义。
好了,分完了类,现在说回第四季的撕逼。
在所有选手中,第三季爆发却最后败北的姜思达原本就是本赛季呼声最高的种子选手。结果一场半决赛,肖骁跟着3个辩论咖携手晋级,并最后摘得桂冠,而姜思达则遗憾地再次和冠军擦肩而过。粉丝们的心情,多少可以理解。而且,的确有人言辞过于激烈了。
但是,这样就说明马薇薇拉着一众老僵尸跳出来撕逼很合理吗?
说好的接纳不同呢?说好的多元价值呢?说好的尊敬对手呢?到头来不过也是几句空话而已。
第一梯队的地位固然是不可撼动的,可是当面对竞争派的挑衅,尤其是自感受到威胁,公信遭到质疑的时候,不过也是拉着圈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团灭对方的伎俩而已。
《奇葩说》这回这脸吧,自己人打得可真不轻。
-3-
《奇葩说》第一季的时候,马东还是爱奇艺的首席内容官。第二季结束以后,马东自立门户,拉着一票选手们单干了。
我本来觉得,第一季反响不错,第二季走了高晓松,留几个高水平的老人带带新人,热热场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第三季还来,确实就有点赖着不走的意思了。
后来我才明白,敢情那么些口子都是签约了马东的米未传媒,上《奇葩说》等于是正儿八经的工作。不带着他们玩,谁管他们的吃喝啊?
好吧,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马东他们吧,个个都是人精,自然懂得什么叫审美疲劳。所以,在《奇葩说》之余,他们开始大肆拓宽内容产品线了。《饭局的诱惑》、《拜拜啦肉肉》、《黑白星球》,还有《好好说话》、《小学问》等节目相继诞生。光是一个《好好说话》,就卖了千万级的销售额。
走到今天,马东成功地实现了当年拉人的诺言,跟着他干有肉吃。那些老面孔们如今有了出路,安顿好了家当,该是退场的时候了。在这一季的最后,马东在节目中透露,下一季中很多人不会再登场了。可见,这火候掌握得刚好。
但是,这也意味着,《奇葩说》的第五季将是这个节目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转折点。江山打下来之后,怎么守的问题开始摆上台面了。
至于《奇葩说》的未来还能有什么,我们不妨大胆地假设一下。
首先,第五季中,这个节目最核心的竞争力将回归,也就是选手。老奇葩们的退场,给新人腾挪出足够的空间来施展拳脚。所以第五季的选手,将大有看点。
综合四季海选的经历,尤其是第三季前面的《奇葩大会》,我觉得节目组对海选似乎有一点方向性的偏差。为什么一场轰轰烈烈的《奇葩大会》就选上来这么几个人?因为节目组太重“奇葩”而忽略了“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扩展“奇葩”这个人物界定的丰富性上,所以经历或个性奇葩者明显占了大多数。
但是,毕竟这个节目叫“奇葩说”,而不是“说奇葩”。选手们最后是要辩论的,那么表达能力一定要优于一切。所以,我觉得下一季海选的时候,侧重点真的应该往这方面掰一掰。
其次,导师们很可能成为《奇葩说》未来持续的一大亮点。米未完全可以每一季都签约全新的导师阵容啊,为什么非得在那几棵树上吊死?
譬如康永哥这一季就已经明显后劲不足了,连观众们在按啪啪键时如何如何这类的话都已出口,感觉所有武器都用光,只剩最后的赤手空拳,还有一双怒目了。
所以,见好就收吧。
第三,赛制上的突破令人期待。最后总决赛的时候,陈鸣提出了一个特别烧脑的赛制,就是让正反方互换立场继续辩论。
前面双方都叨逼叨说了一大堆,挖了无数坑,结果最后要换自己来填。真的,光是想想我就觉得爽爆了。
《奇葩说》第四季最后的表演赛上,罗振宇说自己初来乍到就被这个节目给震懵了。然后,他悄悄地收拾那一地的碎片,在自己身上重建。
其实作为观众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每看一次都会有碎掉重建的感觉,但正是因此,我才会感觉到过瘾、刺激,就像宣传语说的那样,共赴了有趣的高潮啊。
对《奇葩说》的喜爱,我是认真的。所以,我才忧心忡忡。当然,我很清楚,精明如米未团队,一定把我能想到的问题早就想过了,我这点拙劣的思考实在是有点班门弄斧、杞人忧天。
但是,请收下我一片赤诚的心,权当敬意吧。
我是多么希望奇葩们永不散场啊。如果每一次相聚都注定了会有期限的话,我是真的希望,这个期限是一万年。
如果你相中了我的文章,可以联系我的大军师扣舷哟,嘿嘿,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