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衿
一双丰满灵巧的手,
揉面、按记儿、擀皮儿、包包子。
没过一会儿,
一笼白白净净又馋人的包子就做好了。
如此熟悉的话面,
你是否想到家中厨房,妈妈忙碌的身影?
平淡的生活日复一日,
直到有一天,她如往常一样,
将一个包子放入嘴里时,
突然,一声惊叫,
妈妈迅速吐出口中的包子,
包子努力地伸出脚,伸出身体,
就这样,一个生命诞生了。
包子的到来,让妈妈的生活不再那么孤单,
看,连画面也由原来的阴暗,变得明亮了。
逛街,买菜,坐车,打太极……
去哪儿妈妈都不忘带着包宝宝。
妈妈标记着宝宝的成长,
帮他洗澡,喂他吃饭,
生怕他受到一点伤害。
包宝宝一天天长大,
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想要和小伙伴去踢足球,
与妈妈生气,
独自躲在房间吃零食,打电话,
就连妈妈做好一桌丰盛的菜,
他也无暇吃饭,
这一幕,是不是像极了家中的父母
等你回家吃饭的那一刻?
妈妈再次变得孤独起来,
直到有一天,
包宝宝带了一个女人回家,
看着女人手上闪闪发亮的戒指,
妈妈惊呆了,
包宝宝收拾好行李,
打算告别妈妈,
这时候,妈妈将女人推出门外,
想要挽留包宝宝不要离开,
就像无数中国的家庭里,
父母无法接受子女的离开。
挽留变成了争执,
悲剧的一幕发生了,
妈妈流着泪,一口吃掉了不听话的包宝宝。
回过神来,她懊悔,孤独,无助……
但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这一幕,被许多网友称之为
小孩童年的噩梦,
这部短片的诡异和惊悚也由此而来。
下一幕,妈妈许久未见的儿子回到了家中,
也许是包宝宝让妈妈反省了自己,
他与儿子冰释前嫌,
最后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短短8分钟的短片,
道出了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依恋,
获得了今年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动画短片。
导演石之予,
是皮克斯32年来第一位华裔女导演。
她在中国出生,是独生女,
两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多伦多,
在北约克地区长大。
身受画家的父亲的熏陶,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石之予就在绘画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在我小的时候,
父母总是把我看作手心里的小包子,
不允许我乱跑,
也不允许我离开他们的视线。”
石之予回忆道,
“当我真正的离开家以后,
这种转变让他们很难适应。”
特别的成长经历成为了石之予灵感的源泉。
2014年前后,
她萌发了以包子为角色创作一部短片的想法。
包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
每到节日,石之予的母亲都会做。
而“包”又谐音同“宝”,
巧妙地寓意为母亲的掌上明珠。
一位空巢母亲和一个古灵精怪的包子的奇幻故事,
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她将美食,家庭,爱
这三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用充满中国元素的故事串连在一起,
生动地再现了亲子关系的苦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