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语言 -拥抱
记得波士顿大学一年级暑假后回学校,在校园里先碰到了一个美国的男同学, 他笑眯眯的走过来就拥抱我。 当时我很是猝不及防。 问过好, 没走两步, 遇到下一个, 又拥抱一次。 如此重复了几次便习惯了, 心里也不再颤抖了。 到现在为止,虽然还没有完全把洋人的这一套见面礼和肢体语言全盘采纳, 但是每每在相应的场合下, 看到别人向前探身子准备伸出手臂的时候, 也会赶快做同样的动作, 以示真诚友好。 洋人之间的拥抱在有些场合下也不仅仅是礼节的问候和表示。
十年前生病, 病好了回公司上班的时候, 熟络的女同事和男同事都过来非常认真的拥抱一下, 像是要把体内的生命活力分给我一些。 其中有一位平时鲜于来往的年轻男同事,走过来歉意的对我表示他不知道该对我说什么才合适, 他说如果我不介意的话, 他想拥抱我一下。 我怎么能介意呢?心里感动不已。 久而久之, 在有些特殊的场合下, 竟然也会有拥抱他人的冲动, 想张开双臂来拥抱别人一下, 以表示自己内心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些感觉不是一句话能代替的, 尤其在涉及感情和内心的时刻, 此时, 一个很真诚的拥抱寓意实在大过语言。但是久居国外,这种肢体语言仅限于和洋人之间。 不清楚和国人同胞经历如何, 我已经不记最近一次和父母拥抱是什么了。 母亲去世后曾经很懊恼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的拥抱过母亲。 父亲现在身体仍然很健康,设想的长远一点, 是不是到时又会有同样的懊悔? 我们大部分国人的肢体语言在孩童时就已经退化了- 我们从小学会的是意会, 而不是言传, 更不是浮于肢体的表示。最恼人的是和父亲之间也还一直保留了这种传统的意会, 尽管有时也很想向父亲做一次浮浅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