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带你观世界:论中国民居——北方篇(这次我们谈谈情怀)

你有没有突然觉得住了这么久的老屋,不知道它为啥长这样?那皇城根下的四合院,江南的园林,云南的吊脚楼,西北的窑洞呢?

别着急,我这就带你一一领略,一一分解,上期咱们讲了欧洲(主要西欧)的教堂的建筑风格干货:看完这些典型建筑结构,助你了解欧洲教堂(代表照+简笔画),这期咱就讲讲咱自己的房子特色与地域的关系(由于上期的简笔画受到…,哎,这次的图片就都来自网络了哦,笔者正在潜心修炼简笔画中)。

01北京四合院-你的四合我的家

公元1272年,元朝建都于中原的大都(今天的北京)。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这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经过朝代更替,时代变化,北京的四合院现在已经和北京胡同一起,成为北京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代表,成为北京城市的城市名片之一。

北京四合院,顾名思义,即四-合-院!

四指:四面都建有房屋,分别为正方,厢房与倒座房;

合是:外围由一面墙包围;

院为:中间为庭院组成,四面房屋的门皆朝向庭院。


北京四合院俯瞰图

具体而论,即为:以北为正房,通常为老人,长辈居住;东边是东厢房,长子居住。西边为西厢房,次子居住,小姐或姑娘们住在后院,佣人住在南边的倒座房里,不过后来就用于书房或者客厅了。古人所讲的尊卑有序,也可体现在这里。

中国人的建筑,讲究对称美,按中轴线而建,中心为院,从外面由高墙包围,不设窗户,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口”字形,这种建筑也大多以家族居住为多,是典型的内院式住宅。而四合院的门依风水而建,设在东南方向,意有,财源不竭之说。也唯有北京的四合院的大门依风水而建,不正对正房。

这样的院落是讲求静谧,安静的。一是指它的色调主体为灰青,伴着青砖灰瓦,再与砖木结合,给人以低调宁静之感;二是四合院门口多设影壁,保护了院内人的隐私。


四合院的影壁

02黄土窑洞——让我们在高原唱一首歌

我一直都很惊叹古人的智慧。我想在中国的民居中,很难再有其他的民居能与窑洞匹敌。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想着利用外部材料来建房子,却很少有像陕北的人民这样,就地取材,挖山而建的。

窑洞

我是住过窑洞的人,老家在甘肃的一个农村,那时的记忆就是窑洞里总是很黑很黑,尤其是天一阴,不开灯几乎与黑夜无异。姑姑家就住在窑洞里,她家就像是一片平地,挖出一个井一样,站在平地上,就可以俯瞰姑姑家了。回家或者出门会有一个也是黄土堆的小坡,每天就一路跑下去。晚上的时候,姑姑就会早点把火炕用秸秆烧热,我们就钻在被窝里,趴着看电视,然后就进入了梦乡。现在姑姑村里的很多人都盖了新房,但是姑姑还是对窑洞有一定感情,依然坚守的住在窑洞里,老爸每次给姑姑打手机,大冬天的,姑姑总是要上到地面上才能听清。

想起在《血色浪漫》这部剧里,刘烨下乡,和一个乡妹子在黄土高坡上对歌,或者有时候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听妹子唱山歌,在漫天黄土里,也是浪漫。

黄土高原多见于西北,不仅仅是陕北榆林。那里的人们挖穴而居,依山而建,沉入地下筑成大井式院落,一孔孔,一排排。

曾经我的师父说,窑洞是不安全的,存在隐患。但据我所知的家乡父老里,这些年,还从未出现过什么问题。我们智慧的祖先在选择这样一种建筑时,必定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也就是看中了黄土的黏,硬,不易坍塌的特点,才取材而用。

这样的建筑,成本便宜,操作简单,冬暖夏凉,不易受外来空气和辐射的影响。为了汲取更多太阳,洞口都是朝阳而建,窑洞一般是高3米,宽3米,深7-8米的样子,也可想而知,越到深处就会越黑,不易采光,也会在下雨时,黄土易潮湿,殃及屋内的家具。

窑洞的最基本款是直接挖,形成土窑;用砖加固后,形成砖窑;要是用石头加固,即为石窑。

03蒙古包——我想在屋内喝杯热奶茶,吃块奶酪

游牧民族多英雄!想想我们的十八掌乔峰,不止只会射大雕的成吉思汗,谁不是在马背上生活,在蒙古包里话天下。

我也愿有一天能驰骋在草原,牧羊、喝羊奶的生活。

这是一个集契丹,蒙古与突厥人生活的地方;这是外部看上去虽小且简陋,但内部包罗万象的地方;这是一个室内适合做酸奶的地方。这里,就是草原上儿女的家。

蒙古包呈圆形的尖顶,这种形状可使雨水和大雪顺顶而下,顶上和四周以一到两层的厚毡覆盖,蒙古包的外观也是呈一个圆形。

整个包由四大结构构成(见下图):天窗(蒙语“陶脑”)、乌尼杆(椽子)、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和门。


蒙古包示意图

哈那一般有4,6,8或10个左右的,但也有12个的,却很少见。

蒙古包的“包”字,在蒙语里面也是“家”,“屋”的意思,蒙古人天生随性,所以他们家的特点也是搭载与拆卸方便,四海为家,不拘一格。

04东北民居——俺们那嘎达,老好了

最羡慕东北人的地方是,外面下着满天大雪。东北人在屋内穿着短袖吃雪糕的场景。彪啊!

很喜欢东北冬天的屋子,从外面看总是喜气洋洋的,外加上红灯笼,在大雪纷飞的日子了,多了几分东北人的浪漫。

东北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候冷,冬天几乎都是在雪中度过。所以为了抗寒,东北的窗户大多很小,为扁宽型,木头做的,虽然采光差,但保暖性好啊。


东北民居

最初东北的房屋是土坯房,但后来有一些人渐渐有钱了,就会用一些砖瓦来盖房子。为了取暖,房屋也是传统的北方特色,坐北朝南。

典型的东北房屋是三间,一字排开,东西两房住人,中间的房屋用作厨房,不做讲究。东北的屋子大多会有一个院子,种点蔬菜,养点鸡鸭鹅,唠唠嗑啥的。特别好使。

不过不像四合院的外墙,东北的墙大多都是比较矮的,打个招呼啥的也方便。


以上!总结了北方最具特色的四种民居,大多是依环境,气候而建。北方相较于南方有暖气,有大雪,温度较低,所以窗户大多是双层的。

想起去年暑假去云南支教,讲到我们北方的窗户是双层时,很多同学重复一遍后,那差异的眼神——我才知道,原来双层也是我们北方独有的。

这次就先讲到这里,下次我再给大家讲讲中国民居的南方,重点应该是在我最喜欢的“粉墙黛瓦”上吧。

那么,你期待吗?我们一期一会,不见不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48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2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3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27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67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85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1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96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1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3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5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1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2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