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战疫!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驰援疫区,科技界也不落后,AI+防疫,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截止到2月18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不断发展,全国累计已有57904例确诊病例,6242例疑似病例。由于全国防疫医疗资源高度短缺,尤其是处于核心区域的疫情区缺少快速诊疗的设备。
而借助AI的防疫技术可以高效的辅助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大规模筛查和诊疗,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患者,加强防控。
此前,阿里、百度等科技巨头就率先投入到了AI技术防疫的战斗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AI诊断技术,阿里达摩院研发了AI算法,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而百度则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以及RNA构预测网站,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RNA空间结构预测速度。
与此同时,一些AI方案应用在防疫一线,技术驰援身影也不容忽视。
2月4日,工信部向人工智能相关学(协)会、联盟、企事业单位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但实际上,诸多瞄准AI+医疗市场的AI公司更早之前就基于一线医院需求提供了辅助医生的AI解决方案。
医疗作为AI技术的一大潜力应用场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成为检验AI技术应用落地的一大契机。
AI测温方案
人体温度是否超标是判断个人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大指标。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测温仪器如何做到“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是关键。
市面上“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创新解决方案为人体测温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 AI 技术,可以辅助各类公共场所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
相比人工近距离检测手段和传统的发热筛查系统,部分科技公司还将研发重点放在对远距离的测温精度以及高密度人流量的可用性上。
首先针对戴口罩遮挡进行了专项模型优化,即便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积遮挡人脸的情况下,系统也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筛查通行人群,大众无需摘下防护也无需排队聚集,大大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和检测效率,一旦有疑似发热人员出现就会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筛查发热人员位置线索,以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检测和医学观察。
智慧诊疗平台
通过AI对疑似患者肺部CT影像进行病灶的自动检出、定位、弥漫性程度的多维分析并生成自动报告,帮助医护人员快速筛查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并进行隔离与进一步确诊,从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产品的随访功能还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精准量化评估,用AI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有迹可循、有据可依的智能辅助。
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3秒内完成定量分析
根据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对于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肺炎影像学特征为其中一项重要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通过图像算法实现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T影像的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并对局部性病灶、弥漫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通过对病灶的形态、范围、密度等关键影像特征定量和组学分析,精确测算疾病累计的肺炎负荷,实现对CT的全肺病变动态4D对比,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评估疗效,预测预后。
采用病灶定量评价的方法,涉及到病变累计的肺体积范围、密度等多因素,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以往采用传统手工勾画ROI的方法进行量化的评估,往往需要5-6小时,效率低,临床推广难,而利用依图的AI系统能够实现病变区域的自动检测,在2-3秒之内就能完成定量分析,极大提升精准定量分析的效率。
智能CT方案,避免医患接触
在传统扫描中,放射科医生在体位选择、完成患者摆位、确定扫描范围等多环节上都需和患者密切接触。而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减少医生与疑似患者的近距离接触完成扫描?
“智能CT”搭载于医学影像设备,实时完成360°人体全动态捕捉、自动生成3D人像,实现“一键智能”扫描。可智能识别患者年龄、身高、体型等信息,向医生精准推送扫描所需参数。自动识别病人摆位,实时远程“遥控”扫描设备,自动移至需拍摄部位,实现隔室操作,最大程度地隔离医生与患者,大幅减轻扫描工作量。
“智能CT”可实现智能定位、精准识别。其自动监控系统可通过人脸检测功能,确认患者胸部的扫描范围,实现自动摆位,减少医生与患者的接触。同时,在人脸检测初步定位到胸部区域后,CT可快速扫描超低剂量的CT定位像,并通过分割技术自动提取定位像中肺部的位置,以此精准确定扫描范围,从而减少扫描过程中不必要的辐射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左)与肺炎感染区域的分割图像(右)
AI在防疫中的影像初筛环节能发挥重要作用。而受限于时间问题,各大公司都忙于产品迭代,目前关于“AI医生”系统的具体准确性指标上还未有详细数据公布。
经过此次战疫,在疫情消退之后,医疗行业从业人员会积累相应医疗经验。我们也希望,AI公司,科技公司在此次防疫战疫中,所投入的技术方案在日后也能继续发展更新。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上,AI公司,乃至整个科技行业未来,能在除了医疗以外,其他应用场景中发挥更大的效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