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刚刚成立,来自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航空系科的教师组成了学校最初的队伍。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怀有航空强国梦的莘莘学子。他们之中就走出了后来“空天军”里的六位两院院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些强国强军的奠基人(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懋章
1999年陈懋章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叶轮机气动力学和粘性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卓有建树。 在他指导并参加的某型发动机跨音压气机改型设计中,敢于闯入科学研究的“禁区”,提出了一种新型压气机处理机匣,保证了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稳定可靠工作,排除了空中熄火 故障。对促进我国发动机设计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志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王永志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王永志参与主持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主持了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组织了研制、试验中的总体技术协调,正确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宝祺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陶宝祺作为中国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开拓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为推动这一高新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群鹏
1999年群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分支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我国失效分析学会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先后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奖、劳动部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十余项奖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孔辉
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主持完成多项中国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一汽新型汽车的开发研制工作。被汽车界誉为将系统动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振动与载荷研究的领先学者,中国汽车轮胎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带头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了东方红一号研制,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主持神舟号飞船总体方案,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神州五号总设计师正是这位从北航毕业的著名院士戚发轫。
除了这六位老专家,70多年来,北航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了很多顶尖级人才。他们都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谓功不可没。
比如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都袁家军。这位航天少帅曾被外界认为是中国航天工程的领航人物。自1992 年我国以“神舟号”载人飞船为核心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开始,袁家军就开始担任“神舟号”飞船系统第一副总指挥。2000年,袁家军被任命为神舟号飞船系统总指挥,“神舟”三号试验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后来以技入仕一路成长为一省大员。
黄伟芬现在在中国航天书记员科研训练中心工作,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
导弹技术专家沈忠芳,曾任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她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大奖,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作为航空航天第一学府,北航培养出了中国航空领域大部分的知名企业领导人,重要型号的总指挥,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岗位上,也有超三分之一是北航校友。今后的北航,更将随着祖国的强大一起高歌猛进,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