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直中学八13班 岳卓凡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其文章精美,乃山水游记之佳作,令世人赞叹。
文章之精
首先,语言精练。短文寥寥几字,就把小石潭周围的景色细致描绘了出来,并且还在字里行间中抒发感情。一个“蒙络摇缀”,就把树蔓互相缠绕交织在一起的景况形象描绘出来。
其次,写作精彩。本文从进入小石潭中,直到离开小石潭。生动形象地将小溪的清澈、鱼的轻快、岸势的交错不齐、河道的蜿蜒曲折、石潭的凄清描绘出来。在描写小溪时,作者没有直接写水多么清澈,而是写溪中的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将鱼的数量,影子,状态等细致描绘出来,其实之所以能看如此清楚,实则是水的清澈。作者可谓是巧夺天工。接着写小溪的河道与岸势。作者用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将小溪的形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用北斗星和蛇喻河道的蜿蜒,用犬牙来喻岸势的交错不齐,即容易理解,又生动有趣,可谓一石二鸟。
最后,描绘精细。作者初见小潭时,对小潭的石头作了一番介绍,“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或许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如此的一个小细节,但是柳宗元却将它放大且细致描绘了。
文章之美
首先,景致美。小石潭的风景是幽静的,是朦胧的,是自然的。无论是轻快的鱼儿,清澈的溪水,还是曲折的河道,交错的岸势。它都是由天然形成的,它印证了时代的变迁,并没有人为修改,带有本真的自己,就是最美的。
其次,意境美。闭上眼来,在茂密的竹林中,有一口清澈的潭水,水中游着快活的鱼儿,水流曲折向前,寂静清幽,凄凉宁和,体现了小石潭的意境美。
最后,声音美。作者开头就听到了水流的声音。“如鸣佩环”这个声音一直伴随着读者读完整篇课文,那流水声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朦胧的声音一直漂浮在我的耳畔。
这篇游记的字字句句,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亏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