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only in front of the easel while painting that I feel a little bit life.”
“疯子”梵高,有异于常人的感知能力。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光影变幻、人的细微表情,同时就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细腻就容易伤感,伤感就容易孤僻厌世,就渐渐变成别人眼里的异类。只有在画板跟前,他才是活着的。
很难想象酗酒嗜嫖、行尸走肉一般的人,能描绘出如此灿烂夺目的向日葵,生命活力几乎喷薄而出,照亮了整个展厅。梵高善用黄色,纯粹浓烈极端的黄色,可以看出是在精神极度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完全不同于克林姆特璀璨又柔和的《吻》。
看梵高青年时的照片,也是个干净朴素、衣着体面的美少年。他28岁时选择画画作为毕生事业,从此开始一种“寄生生活”,依靠弟弟Theo救济才能勉强支撑其创作。
喜欢画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自恋?自卑?还是单纯地渴望自我认知?这三种心态也许在梵高身上都有体现。“一个人想彻底了解自己很难,但想画好自己更难。”他中年时期有很多自画像,从1883年起几乎每年一幅。不同的神情、色调和背景表现了他精神状态的变化,看生活如何一步步把他压垮。在著名的割耳献妓事件之后,他的自画像如同对自我嘲讽,耳部绑着绷带,嘴里叼着烟斗,满脸胡茬,面容瘦削,深邃的目光中透着绝望和疯狂。最后一幅自画像或许是他在精神恍惚状态下完成的,只有一具骷髅头,空洞漆黑的眼窝里看不到任何感情。
至于梵高的死,有不同猜测。博物馆官方说法是1890年梵高举枪自杀,挣扎三天后不治身亡。前不久上映的电影《至爱梵高》却一直在纠结:梵高是怎么死的?到最后也没有找到真正令人信服的答案。
不管怎样,梵高去世前的三年是最痛苦黑暗的日子,但也是他绘画生涯最辉煌的时期。《向日葵》《星空》《黄房子》等旷世名画就在这一阶段诞生。
法国奥赛博物馆二楼陈列着梵高、高更、劳特累克等后印象主义大咖的作品,对比后觉得还是最爱梵高。他的画辨识度太高了。喜欢描绘乡村生活和贫苦农民,讨厌城市的喧闹和虚伪,因此他的作品几乎都在小城村庄完成。笔触粗糙而紧密,用色大胆鲜艳,风格夸张却生动传神,充满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到他创作时内心的悸动不安。
穷困潦倒不可怕,就怕偌大的世界没有人能理解自己。他把高更视为知己,两人在阿尔黄房子里同住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同样生活窘迫又惺惺相惜的画家在一起擦出了艺术的火花,梵高的创作激情被彻底点燃了,不停地作画,像孩子一样和高更分享他的所有感受。但两人本质上不同,梵高是星星,永远飘在天上,凡人望而却步;高更是树木,扎根土壤,毕竟曾是股票经纪人的他有更接地气的性格。性格迥异的人一开始可以将就妥协,时间久了就会释放本性,发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友谊破裂到无法挽回,最终分道扬镳,梵高丢失毕生的知己,从此世上再也没人理解他,他彻底变成了“疯子”。
离开博物馆前特地去纪念品商店逛了逛,总觉得应该带些什么回去。最后选了经典向日葵图案的冰箱贴和抱枕套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