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差
今天,一个很要好的闺蜜告诉我她要开工作室了。
我为她感到开心的同时,自己却免不了有些焦虑。
闺蜜是一个执着于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人。而我却不同,只要认为这件事情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出于认同感或者责任感,我都会尽力去完成。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仍然有精力,我才会去开展一些和爱好有关的副业。
这样的差距表现在我们的职业道路上,就是我会更加集中精力往主业上发展,而闺蜜则是不断的要求主业要是她喜欢的,并且会努力发展相关的副业。
对于她的这份执着,我其实一直是很羡慕的,总感觉她努力的把爱好当成了事业在发展。而回顾自身,我却没有这份对于爱好的坚持。而是任由责任感和认同感把我打造成了一个符合这个职位的人。
2.改变
也许我是有些贪心吧,闺蜜曾经多次说过很欣赏我在主业上的发展。但我知道,在工作上取得成就的同时,我的内心总是有一些遗憾的。遗憾我总是把爱好放在了工作之余,并且没有坚持下去。
可是也许是工作达到了一定的瓶颈,这时候停下来看看,早些时候没有坚持下去的爱好就变得如鲠在喉了。
于是来到了简书,打算在这里坚持创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小小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3.两种模式
然后我发现,当我在持续输出的时候,这种因为闺蜜引起的焦虑慢慢淡化了。这让我想起了《思考:快与慢》中的“两种模式”。
人类大脑有两套系统,系统一是不假思索就行动的自动模式,系统二是负责积极主动思考的手动模式。我们一般都是处在自动模式:比如饿了就会吃饭。
但是手动模式就不同了,比起饿了就吃饭,如果我们开启了积极思考的手动模式,我们也许会反问自己“我是真的饿了么?”,“我还在减肥期间”等等。这个时候自制力开始出现,也许经过思考之后,我们就不会随便吃零食了。
4.坚持
长此以往,一个好的习惯就会养成,你也会最终拥有苗条的身材。
而我也一样,当我在感到焦虑的时候,要停止下意识的自怨自艾,积极切换成手动模式,打起精神,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
其实说到底,还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一步一步写出更好的文章,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