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地管教孩子的书籍,由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共同开发。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倡导一种既不使用惩罚也不采取娇纵态度的教育方法,而是通过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并引导他们自我改正,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律、自尊和责任感。
正面管教的原理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它强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正面管教认为惩罚和娇纵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应该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有效管教得的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的前提是深刻理解孩子一些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也称为孩子的四种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的四种不良行为表现:
A:寻求过度关注:当孩子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制造麻烦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例如,在家庭聚会上大声哭闹,或者在你忙碌时故意打断你。
B:寻求权力:孩子有时会通过挑战规则和权威来争取控制感。例如,拒绝做作业或者故意违反家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和选择没有被尊重。
C:报复:当孩子感到被伤害或不公平对待时,他们可能会通过报复行为来回应。例如,如果他们被欺负,可能会反过来欺负别人,或者破坏别人的物品。
D:自暴自弃:当孩子感到无能为力或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期望时,他们可能会放弃努力。例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后,可能会宣称自己“就是不行”而不去尝试。
了解这些行为目的有助于父母或教育者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采取更有效的正面管教策略来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如提供关注、建立合作的权力结构、修复关系以及鼓励和激励孩子。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谨慎的措施来处理。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父母或教育者应避免立即做出惩罚或过度反应。这可能会加剧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或用其他方法来平复情绪,以便更客观地处理问题。
尝试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表达对他们感受的理解。
清晰地设定和传达规则,同时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
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
提供有限的、有建设性的选择,而不是命令。
即使在改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也要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进步和努力。
另外,出生顺序在心理学中被认为对个体的性格发展和行为模式有一定的影响。每个家庭中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出生顺序(老大、老二、老三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角色和责任,这会影响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应对策略。比如,老大可能更早地承担起责任,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因此可能更具有领导力;他们可能对自我要求较高,追求完美,因为父母通常对第一个孩子有更高的期望;由于较早开始独立,老大可能更善于自我照顾和解决问题。
班会和家庭会议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班会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社交和情绪智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扰,及时解决问题。
家庭会议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听到,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学习解决问题、协商和决策的实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