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减半,省者全无”是出自《增广贤文》(古训)的一句话,意为知道也要少说两句,或者不说,无即不惹祸,意在告诫人要少说话,以防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然而,说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不是不说,而是要懂说话,会说话,区分说话的场合和时机,把握说话的分寸,这才是古训所要真正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而说话则是一门生活化、社会化的艺术,当你能熟练地掌握了这门艺术,那就意味着你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自古以来,智慧的中国人深知语言的魅力,这其中,当然不乏一些熟练掌握说话艺术的大师,以纪晓岚为例, 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纪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纪晓岚:“臣领旨”乾隆:“你打算怎么个死法'”,纪晓岚:“跳河。”乾隆:“好吧” 乾隆当然知道纪晓岚不可能去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笑道:“纪卿何以未死’”“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回答。“此话怎讲?”乾隆疑问道。“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要死呢?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 乾隆听后,放声丈笑,连连称赞道:“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纪晓岚巧用“曲径通幽”的技巧,在毫不损害乾隆面子的情况下,点出他的无理之处。一举令他折服。几番对话,纪晓岚既巧妙地化解了危机,又兼顾了乾隆皇帝作为帝王的权威,运筹帷幄间,纪晓岚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当代,说话艺术上的大师,首推影帝黄渤。鱼龙混杂的娱乐圈,说话更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在舆论氛围浓重的中国,将会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渤用他高超的说话艺术,征服了许多人。有一次黄渤接受采访,记者问,你找另一半是不是要找颜值高的,黄渤说,你还真说错了,我们干这一行,天天接触的都是帅哥美女,再追求颜值的人也疲劳了,我愿意找个说得上话的人,这样的回答,精妙无比,回味无穷。刁钻的问题,黄渤遇到了不知道有多少次,还有一次,黄渤被问是否能取代葛优时的回答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上《鲁豫有约》的时候,陈鲁豫问他,现在觉得自己特别火了吧?他说,都来《鲁豫有约》了,能不火吗?谈笑间,看似很难回答的问题,被他轻松地化解,同时,还顺带称赞了陈鲁豫,高超的说话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为用好的说话方式和好话,会让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恶毒的语言则会让人在炎热的六月天都觉得寒心,由此可见说话带给人巨大的感受落差,作为寻常的普通人,我们未必能像语言大师们那样,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但我们要认真的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场合,要时刻谨记言多必失,切勿逞口舌之快,而中伤他人,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打磨说话的技艺,力争在工作和生活中,让说话成为提升自我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