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尝试开通无数个写作平台,要么突然冲动觉得要提高写作能力,要么突然很想写点东西无处落笔,要么不知道哪来的冲动,觉得自己的文字会有很多人看到。
而今天写作的开始,是突然有了一个冲动。想要带女儿去清迈上幼儿园。
每一个全心投入教育的家长,其实内心都有一个自己未满的童年梦,照着自己理想的童年的样子,重新帮孩子描绘一个新的蓝图。 我童年所有没有实现的东西,都恨不得帮她实现。
自由,亲近自然,大汗淋漓,被温暖照顾,被真诚对待。
似乎不可思议,又似乎很容易实现。
不可思议在于今年是我们买房安家的第一年,终于不再租房子,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切开始进入正轨,而且如此顺利美满,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为什么一切安定了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欲望,让自己陷入delimma呢...
很容易实现又在于,只要我认定的目标,我一定能够找到办法实现,何况只是幼儿园哎,还没到小学初中,没有入学面试,当然一切容易的多。一年学费5w多,相当于在广州上幼儿园。只是如果我执拗要这么做,就必然实现两地分居,寒暑假一家三口清迈见面,平时和孩子请假回来探亲。
成人的世界喜欢分析利弊,然而最终不过是感性占据上风的一方,用理性来表达感性而已罢了。
今年以来,从0到1,开始瑜伽练习。 这个过程中,中断,开始,中断,再开始。唯一不变的是,我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这件事,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却有动力的事情,最容易持之以恒。
之前想尝试香巴维大手印,要求40天连续练习,每天2次。 听到这个目标的时候,我实在是不想动。即便那么多人跟我推荐,那么多人说有很好的体验。但在框架下,目标似乎变成我是否可以成功完成一个曼陀罗周期,而不在于我是否在其中专注每一个呼吸。
自己练习的瑜伽,放弃体式标准、放弃流派偏好,仅仅听着觉得舒服的声音练习。每一次都有全新的体验。
回到正题,关于我的出国幻想。
很多人的目标特别固化,定了目标,就只有起点和终点,没有中间点。所以显得遥遥无期,上一秒设定的目标,下一秒就告诉自己不可能。
我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
上了那么多课程,学了那么多心理学。我知道顺势而为,比任何强迫、要求更加重要。
所以在能过去那边上学之前,我把目标调整为,2022-2023上半年,去一次清迈,预约学校参观,了解一切。
真实的体验比理性的沟通说服好得多。
想象+体验=成功的开始
有哪一个公司,哪一个产品,不是从这样创造出来的呢?
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在于你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恨不得赶紧动手,特别兴奋,还是想起来的时候觉得困难重重不知道从何下手。
目前来说,我是前者,而且分数还挺高的。
最近莫名其妙看到很多关于生命探索的视频,当潜意识有了这个东西,很多对应的图片、视频就开始显化在自己面前。我这辈子,其实没做过什么挑战的事情,保守、稳定,每一步似乎是对的,但却完全符合不了我的天性“自由”。
我直到长大之后,才知道“自由"在我生命里是多么重要。那种呼吸到的空气都是自由的味道的感觉,而不是你妈不管你,可以夜不归宿的感觉。
每天打开抖音,快手,大脑不停被洗刷,很多常用字不能用了,这是一个巨大的信号。
至少几年前在微信时代,这件事还是小事,这会儿,已经放大到一分一秒。我都在接受着被清洗过的信息。 没错,被清洗。
我在这条界之内,我必须服从,但我不乐意。某种自由被禁锢了之后,整个人很容易变得毫无活力。
万一,我所说的出国读个幼儿园实现了,那么有小小几年的时间,我的世界,可能又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了。至于这个野空气是否会让我陷入不安全,似乎并不重要,生命自有智慧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