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潭聊志二五:情系书虫(7月5日)】
2017年7月5日凌晨00:12至41,秀才、丽琴继续在“一群书虫”群里发布照片,崃岭鹤影点赞。他们都还没睡,而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
凌晨00:51,秀才贴出了《打磨自己的人——从黑脸杨然到光头杨然》,这是他在分享会上的发言,王崧吉点赞,收藏了。
早上,杨辉祥在群里贴出《邛崃论坛-麻辣社区》网址,在里面,我得到了四条与分享会有关的消息,分别是:水泊梁山《乡村诗人和他的诗歌地理》、王勤《从黑脸杨然到光头杨然》、大石(杨辉祥)《融入诗中的诗人——杨然诗歌分享会》、崃岭鹤影《冉义若无诗弦世,邛崃空有凤求凰——走进杨然诗歌分享会》,皆收藏了。
水泊梁山贴出《深夜谈诗,因为不是诗人》,王敏、崃岭鹤影、丽琴、安君、刘怡男等点赞,收藏了。
许敬贴出《错过一场诗意的聚会——致敬杨然老师》,祝雪君、秀才点赞。许敬和我曾在某部门共事,关系不错。我的诗集,要送他的。水泊梁山留言:“杨老师把书给你留起的”。
朱晓剑也被詹义君拉了进来,他问:“有新闻稿没有?”王崧吉回复“才编辑出来,略显粗糙,请各位老师能够不吝点评一下,我来继续修改”,他贴出了《卓文书虫会,杨然诗歌分享会——我们每个人是诗人》初稿。
水泊梁山转贴了书友发言稿:“第一次接触杨然老师的诗歌还是在川大读书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在追求女同学,正是读着杨然老师的作品,最终成功追求到了女同学。拜读杨然老师其他作品,惊叹于为何杨然老师的作品都有这么强的节奏与画面感?这股情感源自何处?”
刘怡男贴出《诗就在身边》。水泊梁山评议“写得好,办招待”。
经过一番讨论,王崧吉将原先的帖子标题作了改动,再次贴出:《杨然诗歌分享会,卓文书虫荟——我们每个人都是诗人》。
下午,詹义君“先交一个作业”,贴出《杨然老师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诗人》。水泊梁山评议“你的是总让我觉得灵秀,像清泉”,詹义君自评“我这个有点大而空,偏重于务虚”。
和事老(杨辉祥)贴出“《崃山文艺》回忆点滴”,发话“杨然老师的沉思集中的诗,不知收入诗集没有”,他指的应该是1981年我在《崃山文艺》上面发表的《我和黑夜》、《土地的深思》、《朝阳颂》等四首诗。这些诗,都没有收入到我的诗集里。
詹义君贴出《生活即是诗——杨然诗歌分享会昨日举行》。这是新闻稿吧。
崃岭鹤影贴出《冉义若无诗弦世,邛崃空有凤求凰——走进杨然诗歌分享会》。
晚上,邛崃陈炜贴出《诗如酒,醉深处泪长流》,“赏读杨然老师《怀念一条小巷》”。
这是一个多情多义的微信群:“一群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