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本金安全≠只盈不亏》,在我的理解中,本金安全应该是这样的:
本金安全是通过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让回撤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实现长期收益跑赢通胀的结果。
因为收益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均衡的,想要实现长期收益跑赢通货膨胀,回撤就不可避免。
那么多大的回撤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呢?
1 投资者适当性评估
还记得,在券商开户的时候,需要填写一个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的东西。大概评估的内容如下:
1.年龄的阶段
2.从事的职业
3.家庭的年收入区间
4.投资资产占非固定资产的比例
5.资金可以投资的时间
6.交易的频率
7.能承受的最大投资回撤
8.投资的首要目标
9.投资经验
这些评估,目的是什么呢?我之前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之前评估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最近写文章,才特别留意到。
评估对于券商来说,其实毫无意义。对于他们而言,投资者的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者交易所贡献的手续费。
后面我在查到,其实这个适当性评估,是证监会的要求,也确实证实了这个想法。看来证监会是站在“人民”这一边的。
在我看来,评估的目的可能是给刚刚入市投资者一个提醒、一个心理暗示,让投资者明了市场的风险,并从这些方面考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2 客观的风险承受能力
客观的风险承受能力,其实就是投资者实际能够承担的多大损失的能力,在承担了多大的损失后生活仍然不受影响的能力。
2.1 年龄的阶段
年龄一般和财务负担、医疗费用等挂钩。
年轻的时候一般来说没有什么负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就较大。随着年纪逐渐增长,有了一些债务负担、家庭压力,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就有所降低。年纪大了的老人,虽然没有什么负担,但是医疗费用是最高的,所能够承受的风险也是最小的。
2.2 从事的职业
职业的定期收入,一般是投资资金的稳定来源。
不同职业之间,收入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定期收入肯定比无业人员的收入稳定,对吧,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更高。
2.3 家庭的收入
满足生活的基本开销是相对固定的。一个家庭的年收入高低,对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有着直接影响。资金雄厚的,即使亏损了大半,依然可以过和之前一样的生活。资金实力薄弱的,投资失败甚至都会影响吃饭。
2.4 资金可投资的时间长度
从长期来说,证券市场是一个正和博弈的市场,长期的资金放在里面是可以获得正收益的。
但短期而言,它是一个投票机,是人们情绪和心理的晴雨表。短期投入的资金,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如果需要退出的时候正好处于下跌通道,那就回蒙受较大的损失。所以,能够长期不用的闲钱自然比短期急用的钱风险承受能力更大。
3 主观的风险偏好
投资资产占非固定资产的比例,每个月交易的频率,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都直接反映着投资者的个人风险偏好。
投资的首要目标和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则是从侧面反映风险偏好的大小。
主观的风险偏好不如客观的承受能力那么明显,但是我觉得还是能够通过一个标准进行衡量,那就是有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如果你为了持仓里面浮亏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那么这个风险偏好对于你来说,可能已经过高了。
投资之前,你有衡量过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是否合适吗?
如果还没有,那我告诉你一个标准,就是风险发生是否会让你不能继续正常地生活。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止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