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
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是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2021年杨秀和教授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原文】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①,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②。”
【注释】
①逝:去救的意思。
②罔:诬罔,愚弄。
【翻译】
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人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解读】
因白天睡觉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没有正面地回答。他认为君子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不会陷自己于危险境地。然后批评宰我问的问题不道德,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原文】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①!"
【注释】
①畔:通“叛"。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翻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读】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该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后来孟子亦说过:“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原文】
6.28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之③曰:“予所否者④,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①南子:卫灵公夫人。当时把持着卫国的朝政,行为不端。关于她约见孔子一事,《史记.孔子世家》有较生动的记载。
②说(yuè):通“悦''。
③矢:通“誓"。
④所一一者:相当于“假如……的话",用于誓词中。
【翻译】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假若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让上天厌弃我吧!让上天厌弃我吧!”
【解读】
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之处,在于其是非难辨,让人曲直难分。有些虽然只是捕风捉影的事情,但是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却能在精神上戗害对手,足能杀人于无形之中。即便是像孔子这般淡定之人,在面对弟子的质疑时,也只得无奈地指天发誓,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由此可见,“人言”的破坏力有多大。
常言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流言在刚出笼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说,人们是不会相信的,可是在第二人说的时候,人们就有些将信将疑了,等到第三个人再说同样的话时,流言就会发生质变,成为铁一般的“事实”了。而当事人只能被冤枉地欲哭无泪,自己明明没有做过这样或那样的事,硬是被人裁定为“有罪”被送上了“断头台”。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毒的是毒蛇,或者是其他动物,这些都是人们在受到这方面伤害以后的总结性陈词。其实,世上最毒之物并非什么毒物,而是人们的流言。它能对一个人的精神进行摧残,先让其名誉扫地,进而变得颓废绝望,终致走上不归之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银幕上的影星阮玲玉,在受到了舆论的攻击之后,万念俱灰下悲悲戚戚地写下了一句“人言可畏”后便香消玉殒。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都只知道“人言”的可畏,可有不少人却还不自觉地与可畏的人言为伍,甚至参与流言的传播。有些人还饱受流言之害,对此有着切肤之痛与切齿之恨,但却在伤疤好了以后,也参与到流言的制造和传播当中。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讲,都是由于人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智慧。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大家在面对着流言时就应采取排斥的态度。有些时候,人言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起到“警钟”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想要看清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观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他们可以将我们身上的缺点和错误看得清清楚楚。对于一个聪明人而言,他应当清楚,关于自己的流言并非是空穴来风。既然如此,那就是自身存在着某些缺陷才会授人以柄。对此,需要大家冷静地作出分析,千万不能被这些流言给击倒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孔子是智慧的,他知道人言的可畏,但他也知道流言应当止于智者。无论黑白怎么颠倒,黑的始终是黑的,而白的始终是白的。因此,大家在遭到“人言”的攻击之时,只要内心无所畏惧,正确地看待它们,即便是异常恶毒的流言也会消弭于无形之中,还自己一个清平无争的世界。
【原文】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孔子学说的一种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调和,无过之也无不及。庸,平常,普通。
②鲜(xiǎn):少。
【翻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等的了!但人们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了。”
【解读】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筹之一。但在《论语》中,却仅此一处提及。从孔子称“中庸”为至德,则可见他对这一思想的重视。中庸属于哲学范畴,也是道德行为的高度适度状态,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选择行为之恰到好处,谓之中;就日常生活之长期坚持,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是一种高度和谐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却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骑墙”,而是一种完满状态。
【原文】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夫仁者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病.心有所不足。
②夫(fú):助词,用于句首,提起下文。
【翻译】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解读】
“仁”与博施济众
在本章中,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博施济众,是不是就是仁者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还告诉子贡,博施济众就连尧、舜这样的先圣都很难做到,如果能有人做到博施济众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仁人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圣人。
博施济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广施恩惠,拯救民众。真正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下分析。当时的尧、舜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心思,可他们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子贡虽然比较富有,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博施济众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历史上追求博施济众的仁者很多,比如晋代名士许逊。他的祖父许琰曾为太医院医官,罄其家资赈济灾民;父亲许肃也是乐善好施,声名远播。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许逊从小就颖悟过人,三岁即知礼让,学读书,十岁知经书大意,此后立志为学,不羡名利,不求闻达。他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医学、五行阴阳等学说,平日周济贫乏,并以仁、孝、忠、信教化乡里,深得人们的尊敬。虽然他所救济的只是一部分人,并非全天下之人,只能被人称之为“仁”人而非圣人。但是,能够做到这一步,就足以说明他的伟大了。
博施济众的圣境很难达到,但也不要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若是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这一步,大可退而求其次,像许逊那样,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行仁。即便是没有造福于天下的能力,也可造福于一方,名垂青史。
另外,孔子对于子贡的这种想法也作了更加精辟的解说。他告诉子贡,若想实现博施济众的理想,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仁者”,而仁者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标准很高,要求一个人具有卓越的才能去“立”别人,并且有愿意“立人”的高尚品格,“己欲达而达人”也是如此。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仁者。仁者再进一步,就是追求博施济众的圣境。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法推己及人,在普天之下推行仁义,就有可能实现博施济众的终极目的。
【原文】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
【注释】
①比于我老彭.把自己比作老彭。我,表示亲近。老彭,商代的贤大夫彭祖。
【翻译】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解读】
信而好古,述而又作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孔子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整理,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接触到博大深邃的古代理论。他从中汲取到了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他们的智慧作出了全面总结。不仅如此,在向先贤们学习的时候,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感悟,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传播和阐述古代典籍的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新思想完美地融入其中。实际上,孔子并非“述而不作”,而是“述而又作”,开创了具有崭新思想内涵的儒家理论。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认为孔子多方面地维护传统,是保守派,这种看法是极不客观的。因为重视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我国古时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管是政治学说,还是社会理论,乃至人生哲学都不乏深刻的洞见。这是先贤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文化传统无法割裂。即便是面临新问题,也需要历史的经验;即便是创新,也要以传统为基础。离开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谈创新,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继往开来。孔子曾在《八佾》篇中就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汲取了夏礼和殷礼的长处,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经过演化和发展,而变得更为完善。这就是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孔子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反复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另外,说孔子保守也是一种误解。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如果孔子真的很保守,这个“创始”从何说起呢?阅读有关孔子的资料就会发现,在对儒家的六经或编或注的过程中,孔子不仅注意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提出许多新颖精妙的观点。比如,他赋予“仁”新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系统的儒家学说。可见,孔子并不是泥古不化的老顽固,而是富有创新的精神文化大师。
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孔子给我们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要珍惜并乐于学习,这是学习的态度问题。学问之道,关键就在于是否愿意虚心受教。其次,则对所学应当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信而好古”。一个人只有真心喜欢先人的智慧,才能领略到先贤之学的精妙。而且,古人的智慧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下来,就足以证明这种智慧是真正的精华。认真对待这份财富,我们就会受用无穷。
【原文】
7.2子曰:“默而识之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①识(zhì):通“志”,记住。、
【翻译】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解读】
作为励志的话,差不多为所有大小学生所熟知并成为一种力量。无疑,夫子在这三个方面,坚持一生,堪称万世师表,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老师。这一次,他自己也不自谦了,而是对自己做了中肯的认识和评价。默而识之,与其说是学习的方法,毋宁说是严谨的态度,对所学所历,需要的是一种默然的宁静,而非哗众取宠;学而不厌是自然的事情,一旦感到学习的乐趣,一旦由学习而打开自己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必然乐在其中,岂会生厌?至于诲人不倦,对老师来说是箴言,普通人就算了,你要絮絮叨叨教诲别人,肯定会惹人生厌的!不过这样的态度令人感动,坚忍不拔地教诲别人,一定是以为自己有重要的道要传授,一定是觉得无论对方多么榆木疙瘩,总有开窍的一天。多么好的老师啊,哪里再去找这样的大智大贤之人?
【原文】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翻译】
孔子说:“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解读】
孔子四忧
面对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知善不从、有过不改”。如果我们来个反向思考,就可以说孔子对我们的个人修养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加强道德培养,二是勤奋为学,三是择善固执,多行义举,四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这四点建议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首先,我们来看下加强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人的全部行为无外乎言与行,若是归纳起来,言行可以分成两种,即有益于大家的言行和无益于大家的言行。凡是有益于大家的言行,自然属于仁善的范畴,而无益于大家的则是不道德的。所谓修德,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人格,进而造福社会。若是不注重修德,可能就会言行失当,害人害己,严重时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次,要勤奋为学。孔子在本章中提到的“学之不讲”,他虽然没有明说要我们学习什么,但是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孔子一生所推崇的就是“仁”道,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学的便是行仁的学问。不过,学习只是为学一个方面而已,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中才是为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大家只有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着熟练的掌握,才能将所学到的东西完美地运用到实际之中,做到学以致用。若是学而不用或是滥用,不是成为书呆子,就是成为社会的祸害,这可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再次,择善固执,多行义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许多理论,其中很多是合乎仁善指导的真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应该用仁善之道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可是在做事的时候,却不能依此而行。这种行为,正是孔子所说的“闻义不能徙”。正确的做法是,听到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并立即把它付诸实践。其实,无论是小善还是大义,其关键就在于做与不做,为善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不为则会日渐走向堕落。
最后,发现了错误应当及时悔改。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们在犯了错误以后,只要能够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就能从中获得不小的利益。而且,犯了一次小错,若是能够亡羊补牢,也算为时未晚。廉颇负荆请罪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倘若廉颇不肯认错,等到小错变成大错时,可就不是将相不和的结果了,甚至还会动摇国本,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若到那时再想悔过,可就回天乏术了。因此,知错就改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手段。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入编《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众多期刊杂志,并多次参加《中国珍藏邮册》发表几十幅作品。
2011年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编写《海淀诗词》一部。2013畅春斋主杨秀和编写《晓阳书画》一部。同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中国邮政《美丽中国》,《传递正能量,更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集邮》三部。2014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在瀚海当代拍卖会一副价格以13000元成交,2015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瀚海当代拍卖一副价格以23000元成交。
2015年3月15日,在珠海市参与义卖,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三尺大公鸡价格4000元,四尺对开四字吉祥语价格10000元。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喜爱,上百幅作品在瀚海0起价拍卖中,进入全国20各省市爱好者收藏家收藏。一部分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被日本、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际友人和老舍茶馆及企业家所收藏。
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家、国宾礼书画家,杨秀和教授还是瑞典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客座教授,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高级学术顾问。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获国际英伦奖;亚洲艺术樱花奖;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特别成就奖;2015年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美术类金奖等诸多奖项。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归于虚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