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做了一件事,删人。
我把朋友圈的好友从六百多人删到了五百多人,删除的那些都是删了我或屏蔽我的、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打完招呼没聊过天的人。
删完之后感觉特别爽,可能隔个半年还会再删一次吧,这也是一个断舍离的方式。
有些人既不是同学、亲戚,也不是学友,曾经的交集也很浅,彼此留在好友名单里也占位置,还不如删了爽快。
除了删好友之外,我朋友圈也一直关着,因为不想再花时间刷朋友圈了。
这种断舍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成长和醒悟的过程,就是发现其实自己对别人来说并不重要,而别人对自己来说也并不重要。
刷朋友圈失去的是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但不看朋友圈对自己任何损失都没有。
删好友也一样,原本就不怎么聊天也不相互关心的人,删了又有什么所谓呢?我们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匆匆一瞥然后马不停蹄地赶路,仅此而已。
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身边重要的那些人,值得我们关心的人,这才是断舍离的真谛。
2、
其实人在低谷的时候,没有人能帮你,尽管有人安慰你鼓励你,但最终能不能走出去还是靠自己。
我们总想着报个什么班,跟着哪个大咖学习几个月,然后马上就能改变自己、改变生活了。
可现实的情况是,不论我们报多少班,跟多少老师学习,我们依然很难改变自己和生活。也许别人的帮助和提点很重要,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拯救自己。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能力不足的时候,即使别人给了机会也把握不住,我们缺的不是机会,而是实力。只有自己成为千里马,才有机会遇到伯乐。
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低谷,有些人不仅能扛过去,还能变得更强更好了,但抗不过去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对生活毫无还击能力。
有时候最怕的不是一时的沮丧和消极,而是彻底失去了希望。
3、
香港曾经做过一档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专门请了香港的政界名人去体验穷人的生活。
新民党副主席田北辰在体验之前还觉得,以他的能力即使去到环境再恶劣的地方也能翻身,他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努力。然而做了两天环卫工之后,他就因为受不了,提前结束了体验。
这两天他每天凌晨起床打扫卫生,做十几个小时的体力活,工资很低,连20块的盒饭都吃不起,睡在不到2平米的“笼屋”里,每天期盼的都是吃个饱饭、睡个好觉,根本没有时间想其他的。
那时候他才理解,为什么很多穷人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在这种环境下去努力,太难了。这就是马太效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绝望到像香港环卫工那样的境地,就应该好好努力一把,把自己从底层拽出来,越晚努力就越辛苦,越晚努力就越难。
4、
最近,我突然觉得写作这个行业和做演员有点像,都是入行容易成名难,做一辈子更难。
作家里有靠天赋成名的,也有靠后天努力成才的,也有二者兼备的。而演员也分为天赋型演员和努力型演员,不论是作家还是演员,如果既有天赋又有努力,自然会有更大的作为。
比如李小璐,出生于演艺之家,3岁开始拍戏,16岁就拿了金马奖影后,可以说是起点很高的天赋型演员。
然而她却不够努力,一些太累太苦的戏她不愿意接,只愿意演一些简单、没有太大挑战的角色。时间久了,她在拍戏方面的成就已经不如16岁了。
而同为天赋型演员的陶虹,虽然是运动员出身,但入行以来拿奖拿到手软,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金鹰奖、飞天奖、华鼎奖、白玉兰奖全都拿了个遍。
除了有天赋之外,这些成就也离不开她多年的努力积累。
没有天赋,光凭后天努力的演员最多了,比如赵丽颖、佘诗曼、刘德华等等。
很多努力型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的,很多人跑了八年甚至十年的龙套才有机会演主角,才有机会被人看到。
写作也是如此,很多努力型写手刚开始都是在跑龙套,要自己去投稿、去找机会冒头,去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两年三年下来,很多熬不住的人都放弃了,只有那些真正熬得住、而且还很拼的人,才能最终熬出头。
如果你我都不是天赋型的人,没有先天的才华和开了窍的聪明脑袋,那么就只能靠后天努力去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