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玩过某款网游,实际上是熟悉了它的环境。但环境这一概念并不深入人心。一般我们只会说,这游戏没以前好玩了,其实是:这游戏的内部环境变了,从而对某些玩家造成了不适。比如说玩过了TBC,玩过了WLK,某些魔兽玩家就会抱怨,现在WOW越来越快餐了,那时候多好啊,一个月才换一件装备……实际上呢,玩家对游戏的抱怨从未停止过。单从魔兽世界这一款游戏来讲,早在六十级的地球时代,玩家们就在抱怨无尽的副本,投入大,产出少,每天都要准点到,有什么事情还要预先请假,打个游戏搞得比上班还要累。即便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造孽。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们总会听到人们在抱怨环境的糟糕,同时又表现出对以往环境的无限留恋:那时候多好啊,一块钱能买四个包子……这种对往日环境的眷恋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那去,他们认为,人类经历了黄金白银青铜黑铁等时代,这当然是鬼扯,但我们起码可以从金属的稀有程度排序看出,人们是如何捏造原始社会的美好,从而达到对现下环境的污蔑和抱怨的。
为什么会有这些抱怨,用一句老套的话说,这完全是因为爱呀。我们抱怨游戏的种种缺陷,归根结底是希望它能变得更好。我们抱怨自己生存环境的恶劣,也同样是出于对生活的爱啊。那些选择自挂东南枝的人从来不会喋喋不休,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爱。选择卸载客户端的玩家要好一点,(玩游戏也就这点好)他们还有机会安装另一款游戏,从而展开新的冒险。而那些对现下生活心如死灰的人,一般下场都比较悲惨,因为这类人一般都没什么权利去重新选择另一种生活环境。所以罗曼罗兰说的好啊: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说到热爱,我想沉迷过游戏的诸君都应该有过比较难忘的经历。早在网游刚进中国的时候,玩家们是要举着火把去僵尸洞打怪的,而打怪之前,还要枯燥无味的挖上一两个小时的矿,然后卖掉换成金币再买补给,最后才能踏实的去砍一个小时的怪,可别小瞧这枯燥的砍怪,它差不多已经是这游戏的最高乐趣了——你看,这便是热血传奇最初的环境。但在今天,对于经历过这个阶段的玩家来说,那便是网游的黄金时代。他们提起这段往事往往都会如数家珍,沾沾自喜。如今的游戏厂商可没胆子再把游戏设计的这么硬派,因为环境变了,他们已经从京城第一名妓降格成站街女了,需要袒胸露腿招呼玩家来上,而且裸聊包射,不爽不要钱。我一点都没夸张,现在的游戏厂商们就是这么下作,他们砸下巨额广告费,不惜血本的把你哄骗到游戏里来,自然不会弄个如此硬派的游戏把你吓走,于是你只要动一动鼠标,人物等级就piupiupiu的升,每过10级,还送你个超级大礼包,里面有最新款的全套装备。总之就是个“Everybody wins”的环境,至少看上去是这样。我倒不是说这么搞有什么不好,谁不愿意环境永远都顺滑如丝呢。但问题还是有的,等到你觉得游戏环境不顺滑的时候,就是你需要掏腰包才能摆平的时候了。所以如今的玩家在熟悉了某一款网游的环境之后,都会简明扼要的总结:这根本就是在玩钱。通常又是在这时候,玩家们会发现自己其实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卸载客户端从此不玩了吧,玩了这么久投入这么多又不想割舍;继续玩下去吧,经济能力又不允许。
鲍勃迪伦说,我接受混沌的世界,但我不晓得它是否接受我。对于玩家来说,自然不会拒绝任何一款摆在面前的游戏,但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这游戏的环境所接纳。我们通常像抱怨游戏环境一样抱怨现实环境,例举出种种不公的现象,然后为他们加上粗鄙的标签,评头论足一番。这种批评似乎是有快感的,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除了表达一下对周遭环境的不满之外,确实也做不了其他的事情。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也逐渐疏远了网游,开始越来越多的把时间花在了单机游戏上。
有些单机游戏很古老了,它们无法像网游那样与时俱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它们完全封存了过去的环境。每次我启动那些个古老而沉寂的游戏时,都下意识的回想起过去的某段记忆。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最杰出的单机游戏是文明赠予我们的礼物。它们让你完全沉浸在电脑屏幕能够照射到的小小空间之中,摒除了喧哗的世界,本来你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它们却让你了解自己的孤独,了解自己的悲凉。
人们谈到玩游戏的最初动机,逃避现实被算作是其中之一。我倒觉得,现实环境是你无法逃避的。从存在主义者的角度来说,现实环境和游戏环境其实没什么区别,它们存在的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可以在其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喜欢主流成功学的人们还会告诉你,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就请改变自己。可我总认为自己这样就挺好,不需要非得做什么改变,去更好的适应环境。但这样一来,周围无论是什么样环境,似乎都在呛着我。凯鲁亚克曾在他的小说里写道,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倒觉得自己做不到永远年轻,也做不到永远热泪盈眶,因为我只会对着生活环境永远吐槽。我想,这姑且算是热爱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