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否认,手机几乎已经变成了每个人最亲密的高级伙伴,这个伙伴你离也离不开,放也放不下,没了它,你一定魂飞魄散,誓死寻到为止。
手机理所当然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服务:随时随地的通讯联系、查询信息、游戏影音娱乐、导航、购物等等,这些基本功能已经非常强大,彰显了科技的神奇魔力,让生活变得异常方便,比皇帝的日子都舒适。不过,好东西的主人不同,使用效果自然不同。君不见,同样是高档相机,摄影师拍出来是杂志效果,普通人拍出来有时候连人都拍不全。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当上一个好主人?
1、首先改变观念,降低一切工具的使用地位(包括电脑大哥),转而将手机变成个人的中枢中心,就是说,你的工作生活由手机来管理,不要依靠电脑,尽管它还是一如既往的承担大数据仓库、高难度的制作编辑等工作,但它是心脏,而脑子变成手机了。一切改变,都是先由观念转变开始的,只有观念改变了,其它的能力和技巧会随之而来。
2、积极学习更多的手机使用技巧,打开脑洞,挖掘手机高级用法。
(1)让手机变成事务管理中心。由于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拍照,足够简单方便,手机完全可以承担你的事务管理中心。比如:东西不知道放哪了,在手机中找物品存放条目;很多信息纸件想扔又担心以后需要,拍个照,留在手机中的信息存放条目;经常用到的优惠类号码类信息,带出去又不方便,拍个照,存在手机,用时拿出手机就行。
技巧:IPHONE中的备忘录可以使用文字、录音、图片、视频、表格等,而且可以混用,多条备忘录可以归类整理成文件夹,还可以搜索。如果嫌麻烦,不想再找其它APP,可以将备忘录当作物品和信息中心。写和存储仅需几秒,查找也只需几秒,相当方便 。想想你找东西时的满头大汗和翻箱倒柜,你会发现储存物品时拍照存在手机上是多么关键的动作,搜关键词就可以。(注:所有技巧以IPHONE为例,其它品牌手机可找相似软件,下同)
(2)文件查询中心。虽然平时的大多数文件还是存放在电脑,但总有一些阶段性文件需要阶段性频繁阅读查询,甚至可少量的随时批注修改,可以将这些文件存放在手机。既可以用百度、腾讯等云网盘远程存放,也可以手机本地存放。现在有很多文件管理类APP,可以在手机中分类管理文件,很好用。放在云网盘的文件可以随时跨平台使用和同步更新,即: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随时修改更新,也可以做到无论何时在哪个设备都可以看到最新文件,不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想像一下,当你和别人正在讨论问题时,忘记了某个数据或信息,随时从手机中翻出看一下,然后接着继续讨论,多方便!
还要重点推荐笔记类APP,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等。这种笔记类APP,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变成你的资料室。你平时在网络上查到的有效信息,无论是只言篇语,还是网页,是音频还是文字图片,都可以随时零散的存在笔记类APP。这个APP就像文件筐,当你想用时就随时来找,一搜就到,只需几秒。时间久了,你就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库和资料中心,它慢慢变成了你的第二大脑。
技巧:IPHONE中有文件管理APP,所有文件可以存放在此。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这三款笔记类APP各有各的好,你可以研究挑选使用。重点是一定要立即用起来。刚开始你感觉不到它的好处,但时间久了,你会体会到知识管理的好,越来越离不开它。
(3)随身秘书,可以做你的事务提醒器,并帮助你设置日程。各种提醒类APP都可以做到设置提醒闹钟,既能在屏幕上按时显示,也能有动听铃声提醒,约会、重要节日、会议再也不会忘。如果你是一个有序的人,可以在年初、月初、周初等做计划的日子就将全年全月全周的提醒设置完成,然后就可以坐等提醒了,再也没有了记忆负担。
技巧:一定要用提醒APP,不要嫌麻烦不用,软件本身不难,用才是这条的难点,大多数人意识到重要性,却不肯用,又回到低效率常遗忘的老路。
(4)24小时教室。现在再也不能为无法提高自己找借口了,无论你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是上班族还是学生族,手机因为它随时随地可用的特点,已经变成了一所永不歇业且无需考试就可进入的不眠大学了。只要你肯学、会学,任何领域你都可以在网上开始学习。各教学机构都已开发出手机观看功能,有些网络教学软件,手机版比电脑版做得还好。除了系统性的教学软件,各大网站或专业论坛也都有专业人员不断的发送文章,专业人员也在网上讨论交流,还有百度百科,这些初步知识足以为一个新进入者提供学习条件,你可以想学就学,大多数无需学费,无需批准。只需要花时间、用心,至少可以先为自己扫盲。
在我们看书或听讲座报告,或与他人交流时,难免遇到不懂的术语或细节,这时,无需问人,拿起手机迅速查询,几分钟内,你至少能先弄个半懂。想想看,你在某处参观或旅游,迅速用手机查询,马上就可以知道本地的基本信息或典故,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外行看不懂,瞬间,旅程增加了很多兴致,你好像也变得博学起来。再想想,你正在看的一本书,太厚了,不便携带,你可以用手机阅读APP下载电子版接着读,无形中加快了阅读速度,而且还可以在手机上批注,划重点。
技巧:这条的重点是改变观念,而不是软件难度。以后遇到不懂的迅速用手机查,随时查。为自己的兴趣领域找几个学习APP,利用零散时间随时学,不要找借口。也不要经常对别人说自己不懂什么,别人会纳闷,“你为什么不先在网络上学,然后再问?”不要因为纸质书看了半截放下,然后总也看不完这本书,迅速用手机阅读完成。只有迅速地一鼓作气看完,才能系统性的消化一本书,否则,边看着边忘着,看完一场空,啥也没记着,更别提有什么收获了。
(5)随身笔记本。灵感总是一闪而过,不管你在路上还是在哪里,想到什么就先用手机迅速记下来。如果你想为一个报告打草稿、列提纲,用手机也可以。这样的APP很多,重要的是迅速做。
技巧:很多思维导图APP、便签APP、记录类APP,你可以随便选,写作过程相当方便舒适,语音、文字、图片各种格式都可以,基本能做到随心所欲。重要的是养成随时记的习惯。
(6)随身听。有时候听比看方便,因为听的时候,手上可以同时忙其它事情。现在的音频APP丰富多彩,内容接地气,想扩大视野,有很多主播每天在为你制作相当有趣的内容,上至史学地理,下至美食收纳,啥都有。寻找对自己胃口的节目,找一个会与自己聊天的电子知己。
技巧:喜马拉雅、蜻蜓fm都是挺好的音频APP,其中有些节目可以购买,质量不错。
(7)购物中心。可以随时用手机购物。
技巧:天猫、淘宝、京东及各类票务APP已经人人皆知。重点说的是这些APP的手机版比电脑版还好用,而且能随时购买和查询进度,推荐使用手机版。
3、工具早已不是问题,做起来才是硬道理。观念有了,技巧有了,最重要的是行动。刚开始尝试做时,离开了以往的熟悉做法,一定会感到麻烦,甚至想放弃。但坚持一两周一切会变化。有些事物你没有尝试不知道它的好,一旦尝试就再也忘不掉、离不开,就像臭豆腐,开始因为气味不敢吃,一旦吃了,口味悠长,早已忘掉气味,吃得酣畅淋漓,欲罢不能。想将手机用好,行动为先。
总结:手机最大的特点是能随时随地使用。别小看随时随地,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交通等待等所有零散时间做一切手机能做的事,看书、上课、看新闻、处理事务,它变成了你的思维延伸和你的手和脚,你的时空一下子变大了,你也一下子变聪明了,很多你以前永远也得不到的资源,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免费获得。好好用手机,让它变成你的好帮手,而不是你被它俘虏为游戏迷和剧迷。现在就用起来,向手机达人出发!
附:部分好用的APP推荐清单(以下未包括普天下皆知的常用类APP,如淘宝、高德地图等)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图片所有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