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宋朝的词人,估计每个诗友都能说出一大串的名字。不过,这今天说的个人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他如何能和晏殊、欧阳修、周邦彦相提并论呢?
南宋的藏书家陈振孙非常欣赏陈克,在《直斋书录解题》称其可以和晏殊周邦彦媲美:
“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
清朝的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一书中赞其词可与欧阳修、张先抗衡:
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陈克,他是一个跨越两宋的词人。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人的生平。
一、陈克其人
陈克(1081—1137)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贻序和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出身。陈贻范还是著名的藏书家,其建立的庆善楼是台州最早的藏书楼,从北宋开始一直世代相传到明朝。
陈克诗词文无不精通 ,他的词作水平,除了上面李慈铭、陈振孙评价与欧阳修、张先、晏殊、周邦彦相抗衡以外,《白雨斋词话》的作者清人陈廷焯说:
陈子高词婉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晁无咎、毛泽民、万俟雅言等远不逮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陈廷焯认为其风格近温庭筠和韦庄,同时期的晁补之、毛滂、万俟咏远不陈克。今天我们挑几首陈克的词欣赏一下。
二 、菩萨蛮二首
宋朝词家,大多认为词以婉约为主流,即使是豪放派的词人,作品中也有大量的婉约词。否则苏轼也不会问别人:我词何如柳七?
陈克也不例外,他的词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脂粉气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所以陈廷焯说“陈子高词婉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
1、《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赤栏桥是诗词中的寻常典故,跟白居易逗闷子的顾况有诗云:
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大词人温庭筠(801-866)也写过: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在词中的赤栏桥就更多了,一见到这个词就知道是一首言情的婉约词。街曰“香”,令人想入非非、耐人寻味。细柳娇无力,是拟人手法,是写柳,也暗喻花街柳巷中的美人。后面写到笔直街道两边的建筑,金碧辉煌通向远方的青空,明媚阳光下的花朵映红了帘幕。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新唐书·礼乐志》记载:
“以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 ”。
下阙写骑白马、著黄衫的花花公子们,日日在青楼间往来玩乐。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用现在的话说,类似于醉驾的富二代们飞驰在街道上横冲直闯,暗尘扬起送来阵阵午香,午香原是中午用以祭祀的香,在这里恐怕是花香、脂粉香夹杂的一种味道吧。
2、《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这首词读完,很像是在读李清照南渡以前的词,是一种悠闲舒适无忧无虑的生活。
绿芜墙绕青苔院,陈克直接把白居易《陵园妾》的一句话搬来使用。绿芜上墙,地生青苔,院里还有卷起的芭蕉,蝴蝶也随意乱飞,帘幕自然而然的垂下。千言万语写了一个“静”字。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玉钩上,燕子呢喃,井水中,杨花浮动。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静谧中传出来的不仅是燕子的细语,还有簸钱之声。最后一句终于写到了主人公,虽然在绿窗之下午睡,但是因为睡眠较浅,所以会注意到前面所写的景物。下阙写了一个“闲”字。
看完了这两首词,恐怕会有朋友问,这家伙写了些啥?到底想说些什么?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评价《菩萨蛮·绿芜墙绕》:
此词写暮春景色,极见承平气象。起两句,写小庭苔深蕉卷。“蝴蝶”两句,写帘垂蝶飞,皆从帘内看出。下片记所闻,燕声、簸钱声,皆从绿窗睡轻听得。通首写景,而人之闲适自如,即寓景中。
原来陈克表达的就是北宋太平时期的这种闲适生活,可惜这种闲适和幸福很快就被击得粉碎。
三、陈克的爱国雄放之词
陈克亲历过两宋之交的战乱。1126年靖康元年,陈克45岁,这一年金军两次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1127年,二帝被劫持到金国,北宋灭亡。
南渡十年以后,陈克在吕祉麾下镇守金陵,他们曾经一起著《东南防守利便》三卷,被称赞“事既详实,文亦条畅。”
《宋史》记载陈克的好友叶梦得曾经劝阻他不要跟随吕祉:
(吕)祉又辟准备差遣陈克自随。叶梦得与克厚。谓之曰:『吕安老非驭将之才。子高诗人,非国士也。淮西诸军方互有纷纷之论,是行也。危矣哉,』
弗听。祉、克皆留其家,乃单骑从军。《宋史·宋高宗十》
吕祉(字安老)在1137年的淮西军变中被郦琼杀害,这场兵变中并没有见到陈克的名字,但是陈克的生命似乎也终结于这一年。可见叶梦得(1077年-1148年 )看人还是挺准的。
下面这首临江仙好像就是当年所写。《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从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到1137年正好十年,这一年陈克追随吕祉“单骑从军”,镇守健康。这时的陈克已经56岁,因此有“岁华销尽”之感。而金军的威胁从来没有消失过(胡尘直到),所以说“客心惊”。年岁见老,疏髯渐白,有“衰涕”说明诗人依然壮心不已。上阕写的是对于收复失地的失落之情。
下阙第一句的”齑盐“,典出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早餐吃腌菜下饭,晚饭蘸盐,形容生活清苦。我老了以后的生活之地在哪里呢?应该还是家乡吴兴吧。与故乡的朋友相见时,如何不惭愧呢(上阕写的失落,复国无望)。
下阙的最后两句有点难解,”别愁“是指在军营中怀念家乡吗?此时此刻,深夜雨中,小窗灯前,是我孤单的身影,被乡愁所笼罩。或是与故人分别后,写这首词寄给朋友,所以有”别愁“一说。
结束语
找了一番,没有找到确切的陈克去世的原因,所以文中猜测,或许他也在淮西兵变之中遇到了不测。
陈克大部分的词是花间派婉约词风,至于是不是抗衡欧、张、晏、周就见仁见智了。不过其《临江仙 》词风一变,令人耳目一新,就不是那四个人所能写出的了,毕竟他们几位没有这种痛苦的经历。
结束时就用这首词的韵脚填一首《临江仙》作为作业:
《临江仙·二帝北行》
万国咸通成一梦,萧条胡月荒城。杏花绝唱客心惊。愁云无雁信,衰草踏霜冰。
望断江南烟雨路,无端空惹多情。西湖歌舞贺中兴。风沙千里外,含泪忆花灯。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