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儿子,一个中德混血的可爱大男孩。阳光帅气,乐观开朗,自由独立,不受约束,最可贵的是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绝不随大流。
因为国籍地域文化年龄等方面的差异,龙应台担心自己和儿子之间会越来越陌生,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跟安德烈约好彼此书信往来,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对方,让对方知道你在做什么。她也深知年轻人可能难以坚持,所以告诉安德烈,把写信当做写文章一样完成,会有稿费哦。于是就有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
全书以三十六封书信组成,其中也参杂一些读者的来信,但主要以他们母子的书信为主。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涉及的话题有政治、经济、文化、战争、艺术、美学、旅游、体育、社会道德等等。从一来一往的书信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的妈妈和一个可爱的儿子。
不少读者纷纷写信给龙应台和安德烈,表示非常羡慕他们母子之间的这种感情,无话不说。而回顾自身,有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几年不和自己说话了,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也有的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父母总把自己当小孩子一样管得死死的,什么事都不允许做,很是烦恼。
其实龙应台和安德烈又何曾没有这种烦恼?
例如安德烈也会抱怨龙应台似乎没有见过世面,对年轻人抽烟喝酒嗑药听摇滚音乐,都表示出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而这些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都是很正常的事。还毫不留情面地说龙应台的穿着打扮没有审美可言,仿佛把一个装土豆的麻包袋披在身上……
而龙应台听到儿子抽烟喝酒嗑药时,内心确实惊恐又恼火,恨不得扇两巴掌给他。以及对哪些所谓的嘻哈音乐也欣赏不来,歌词都是些什么鬼?
但是,所有的一切,她都忍住了。她不但没有表示出生气,反而默默地去查阅了很多资料,争取不落伍,多了解年轻人的世界。
龙应台的智慧体现在她善于理解和包容,很好地结合了东西方的教育理念。虽然内心很担忧孩子,也忍不住想唠唠叨叨。但她也明白,孩子逐渐长大,会慢慢脱离父母的掌控,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事物,父母应该适当放手给他空间成长。
在众多书信中,最感动我的是第28封信,题目叫“给河马刷牙”。
安德烈觉得自己将来的事业和学历都不可能超越爸妈,问龙应台会不会因自己有一个平庸的儿子而感到很失望?
龙应台当然担心自己的儿子一事无成,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她回信时却这样写到:“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但她又不是那种溺爱型的母亲,盲目的支持儿子做任何事。她给儿子温暖的同时,也会适当告诉他应该努力学习。那段经典的对话就出自这封信: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智慧。虽然内心很担忧孩子,但表面上却装得云淡风轻,从容自如,给足了孩子信任和支持,以及理性的建议。这样的龙应台,实在叫人喜欢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