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知道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地最流行什么服装吗?没错,当然是军装了!你一定想象不到,在那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年代,你身上那件引领流行趋势的神圣高贵的军干服,没准就出自我们陇县天成姑娘们灵巧的双手吧!
故事还得从1976年的春天说起。那一年刚开春,我们公社就来了80多位知青,他们多是20出头的姑娘小伙,父母都在西安3507厂上班。那是大西北唯一一座制造军装的军工厂,口耳相传中不由得让人心生神秘和向往。这群知青的到来,不仅为我们天成乡带来了新鲜和活力,更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知青们下乡时是由3507厂党委书记和厂长亲自送过来的,看到大队里破败萧条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领导们感慨万千。出于关心照顾下乡子弟的初衷,他们合议在我们乡铁塬大队的四合院里建一座军服加工厂,一来方便知青工作,二来也算是改善民生造福一方百姓。
他们回去后,办厂的事情就正式提上了日程,从设备购置到员工培训,从厂区装修到设备安装,从管理机构成立到生产制度确定,一切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到一个月时间,一座焕然一新的加工厂就隆重开业并正式启动运营了!这在被贫困笼罩的陇县大地上绝对算得上是百年难求的头条新闻,很多人闻讯前来围观,仿佛窥探一位出阁新人的芳容一般。
我当时是车间主任兼团支部书记,在我们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工厂里,大家伙卯足劲加油干,你追我赶不肯落后,欢歌笑语洋溢在车间内外。这群知青娃娃,踏实肯干,心灵手巧,生产的成衣合格率高,每月都能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因为业绩突出,我们还多次受到3507厂的通报表扬呢。
这些知青们本来是被分到天成乡多个生产大队的,现在在厂里上班,每天按出勤计工分,月底依据考勤兑换工资,再打回所在生产队平均分配,队里的收入相对过去明显提高了,社员们对待知青就像亲人一般,感恩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善了大家拮据的生活。哪怕只是细微的改变,可大家伙都记着这份恩情呢。
这样和谐一家亲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84年,在那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和畅的惠风带来了知青回城的好消息。终于,在这穷山沟里待了八年之久的知青们可以如愿回城了,大家伙虽然万般不舍,可是依然为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奔走相告的当儿,大家不免在心里暗自思量,这知青们要是走了,服装加工厂可该怎么办?难道就此搁置废弃吗?这成了摆在眼前最为棘手的问题。
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刚刚吹到这片土地,办企业增收入,已经成为有志之士的必然选择。那时厂里购置机器的钱款都已由加工费抵扣还完,即便知青走了,机器还是我们公社的公有财产,与其从此搁置,不如自己经营!就这样,在公社领导与厂子管理人员多次商议并征询民意后,大家一致同意自己经营加工厂,让厂社挂钩,让国家集体个人三个轮子一起转,让社员们也尝尝这办厂子当工人的甜头!
于是,知青们临走之前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将全身技艺悉数传授给新员工了。他们加班加点,毫无保留,精心指导,耐心纠错,让这帮新招聘的娃娃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生产操作方法。似乎只有这样的倾囊相授,他们才能坦然离开这个养育他八年的地方,才觉得无愧于乡亲们对自己多年来的关照。
那天的欢送会上,很多知青落泪了,曾经多少次做梦都想离开这里,如今别离就在眼前,谁又能不真的伤情呢!八年了,这里绽放过他们最灿烂的青春之花,这里有他们最热爱的事业,这里有最纯朴最热情的乡亲,这里有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乡亲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馈赠,一包核桃,一袋烙饼,一副鞋垫,一双布鞋,那是乡亲们浓浓的真情和深深的不舍的汇聚,这份情谊将永远留存在每个人的记忆中!
自从知青们在缝纫机的嗒嗒声中离开,这帮新招聘的娃娃们就承担起了艰巨的生产任务。我们依然像过去一样,从3507厂进购半成品,在厂里缝制成衣,熨烫成型,自产自销。我们生产的军干服、战士服在那时很流行,很多人因为能身穿一套这样的服装而倍感神气呢。我们厂在县城里开了一家销售门市,每次新货一到都被一抢而空,颇有几分洛阳纸贵的模样。厂子的知名度在其他村办企业中那可是首屈一指的,不仅连年被乡企局评为先进单位,还有几次荣膺市级先进单位呢。
我们都为能在这样的厂子上班而骄傲自豪,出门仿佛也要比别人牛气很多。那时,只要听说谁家姑娘媳妇在我们厂上班,那都是要被高看一等的呢。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想着法把自己的子女往厂子里塞,这样的一份脱离田间劳动、有标准上下班时间、有规定节假日的风光体面工作,不知圆了多少青年的工人梦,成了多少人眼中的人生出路。
我们厂员工最多时更是达到了150多人,每年加工费收入在8万元左右,厂子除了留一部分扩大再生产,其余给职工按社员考核办法记工分,再按工分将收入打到生产队,进行二次分配。社员们的生活比以前大有改观,我们公社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典型。
厂子就这样红火了十多年,我们用吃苦耐劳的品质,精益求精的态度,上下齐心为当地创收70多万元,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在时代洪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如果不是当年3507厂的知青,如果不是当年总厂的援建,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之心用留存,这样的故事至今还流传在天成的土地上。
如今的我已70岁了,可给儿孙们讲起那时的故事还依然如数家珍,那是三天三夜都讲述不完的过往。厂子锻炼了我,成就了我,曾经为我的家庭撑起一片天,为我的人生梦想点亮灯塔。虽然在浩荡的时代变迁中,厂子也改变不了同其他村办企业一样走向没落的命运,可是它留给我的是永生的记忆和永世的怀念。
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会不时地回去看看那个奋斗过的地方,厂子已经破败不堪,风雨飘摇了,可我似乎依然听到有欢声笑语飘荡在耳边,似乎还能看到人来人往热闹匆忙的场景,似乎还能感受到那股热火朝天的青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