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暑假了,对门读五年级的昊昊天天不得闲。一三五,二四六每天都要上不同的兴趣班,他父母上班没时间接送,接送任务就落到了昊昊爷爷身上,奶奶负责后勤,老两囗疲惫不堪。爷爷说了:“有啥法呢,都是为了孩子,辛苦就辛苦点吧”。
一问得知,昊昊除去上英语、数学两个辅导班之外,还有钢琴、绘画、书法、街舞四个兴趣班要上。最近他爹妈又给孩子报了一个晚间的篮球训练班,说是促进孩子长身体。我看着满脸睡意,倦怠无力地坐在爷爷电瓶车后座上的昊昊,心想:每天多睡会觉岂不更长身体?
观察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亲戚,凡是有孩子的,没有不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兴趣班的。无论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孩子们总是要上的。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送孩子上兴趣班的各种情况,可以分成几个类型。
真爱型。孩子确实喜欢某个项目,愿意下功夫去学习,不用家长催促。我家小侄热爱篮球,小时候是他妈妈送他去上篮球训练班,现在是自己骑自行车去。周末、暑假的早晨五点多钟起床,从来没有迟到过。几个小时下来,浑身湿透了,又是室外训练,晒得像个小黑煤球,可孩子不叫苦下叫累,这应该是所有家长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情况。
弥补型。同事小彭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学钢琴,女儿上着舞蹈课。孩子小,有时不肯好好练习,小彭经常为此生气训斥孩子。在单位,小彭时不时向我们倒苦水。她讲,自己小时候最喜欢跳舞,求妈妈送她上舞蹈班,说了好多回,她妈妈就是不同意。她妈妈说:“学跳舞有什么用呢?能让你学习好吗?”。结果小彭一直也没有上过舞蹈班。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小时候没学会舞蹈。我早就想好了,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她学习舞蹈,弥补我的遗憾”。小彭一脸严肃地说。
现在是她的女儿开始来弥补她的遗憾。
虚荣攀比型。小卢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一群人里总是希望自己是最引人注意的那一个。刚结婚不久还没怀孕呢,就计划好了:将来生了孩子一定要让Ta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果不其然,有了孩子后,早早地就上什么早教班,一个不够,报两个。孩子上幼儿园后过上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的生活。小卢的朋友圈时不时晒孩子又学什么了,又会什么了,又得什么奖了。和她聊天,不出三句话,保证就会拐到孩子身上去。
随大流型。有的家长看身边别人的孩子大多都上着几个数量不等的兴趣班,心里开始焦虑,想着无论如何也得给自己孩子报兴趣班,不然被别人家的孩子越落越远。于是跟着潮流,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家孩子,先学着再说,千万别“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希望所有孩子上兴趣班都是真爱型的,父母、孩子都高兴,学习效果也好。可惜实际生活中并不如此,好多孩子可能一点都不喜欢所学的项目,但是迫于父母压力,无奈,只能硬撑学下去。这种情况下,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愿我们做父母的都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