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家先生带着女儿回安徽探亲,回来后滔滔不绝地讲述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勾起了我对婆家的回忆。
那是二十几年前,我家先生带着我还有五岁的儿子,汽车、火车、汽车,奔波八日终于到达凤阳县的一个村庄。那时没有电话,只是写信告知我们要去,具体哪一天,几点,他们全然不知,我们也无法预见。
村口有人大声喊“快来,你家来亲戚了!”喊声引来村里的老老少少,成了那里的爆炸新闻,都想来看看我这个新疆媳妇。
我在婆家待了半个月,每天享受着“小主”的待遇,白天除了赶集,就是坐在草席上,房顶上的大吊扇一天转个不停,屋里热得像蒸笼,手伸开用巴掌拍胳膊会出现水花四溅,用手半握撸胳膊,可以甩出小水珠。一天冲几次澡都无济于事。
公公开了一个百货店,白天把孙孙带去,瓜子、糖、花生……随意挑选,可孩子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吃,这可急坏了其他的孙辈,小声对我儿子说,爷爷让你拿,你就把口袋装满给我们。
晚饭时,天也渐渐黑了,天一黑,我家儿子不敢下地,地上有各种虫子,有的跳得很高,可以跳到饭桌上呢!为了不让虫子跳到饭桌上,在离饭桌不远处钉上木桩,木桩上安上一盏大瓦数灯。晚饭后,爷爷总是把孙孙架在脖子上到其他亲戚家看电视,那时大多数家还没有电视呢!
婆婆身材矮小,是个勤快人。从早到晚没有闲着的时候,出来进去手上总是拿着东西。每天早晨我一起来,就看到院子里满绳挂着衣服,除了公公婆婆的,还有我们全家的。我心里很内疚,但说了几次也没有用。我们住的房子没有门,只挂了一个布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婆婆进去收的,就是藏到枕头下面的也都洗干净了,甚至连袜子这样的小东西都一样不落。婆婆白天浑身是劲儿,到了晚上总要咳嗽一阵,有时感觉气都喘不上来了。
村里的人一波一波来看我们,像是看到了外星人一样,问出的话,想想也觉得好笑:“你们说的话我们怎么可以听懂?”“你们那里的小孩上学吗?”在他们看来,新疆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非世外桃源。
他们对我做的一件小事还念念不忘。那是我家先生出差的一个中秋节,我给公婆他们寄去三十元钱,并附了一封信,原话已不记得,内容大致是:给你们寄去了一点心意,离你们太远,无法照顾你们,要保重身体!”
信比较短小,可是他们不识字,找人读,这个人读完,过几天再让那个人读一遍。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我这个孝顺媳妇儿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竟得到如此般殊荣。
这次去安徽,我家先生和女儿替我给公婆深深地鞠了三躬,敬了一炷香,还有一串串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