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关于房价的文章刷屏了。就在这个周末,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打来电话,尽情诉说着自己这么多年的苦和累,而我除了静静地倾听,找不到任何话来安慰。这个世界残酷无比,没什么娇可撒,没什么赖可耍。
她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那种神一样的存在。
当年她是我们河南省的高考状元,那年夏天,路边的横幅都是她的名字,学校的门口是她的大照片,电视台和新闻媒体都争相采访报道她。进入清华后硕博连读,毕业后进入一所很不错的高校教书,算是很受欢迎的老师。
课外,她兼职教课,还带了项目。一年算下来,收入近四十万。她像一只陀螺似的不停地转,只想多赚点钱买套房,结束这种“头上无片瓦遮风,脚下无寸土立足”、丝毫没有任何归属感、居无定所的生活。可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完全拿不出钱来帮衬她首付款。她一直努力攒首付的钱,可怎么也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2015年12月,她看上一套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楼梯房,犹豫了一下午,被另外一个买家抢了。这一耽误,就到了去年4月。相差不到五个月,这套房子已经涨了两百万。这两百万的差价,她得挣五年。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房价还没这么离谱。到2015年12月,朝阳大悦城附近的房子已经涨到了6万一平米。刚刚从深圳来北京发展的同事还觉得北京蛮友善的,有点小雀跃,因为深圳同地段的要八万一平方了。于是同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果自己足够努力,说不定哪天就在北京买房了,甚至还挺胆大地去了中介看看标价。但是现在,同事们看见中介都绕道走了。不敢看房价,因为看了会哭,眼泪止都止不住。这一年多来,北京的房价涨疯了。
想起了知乎上的热帖“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里面的案例都很平实,也很震撼,看了让人特别揪心。
回答那个帖子的人,很多都是清华或者北大的毕业生,他们应该算是年轻一代中最努力、资质最好的人了。然而,因为房价太高,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不得不离开了。
哪怕他们所处的是最牛的企业,比如BAT;最牛的科研单位,比如中科院,社科院;最牛的医院,比如协和。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实力有多强,你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只在乎一件事:你买学区房了吗?没有?那你说什么都没用。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最难回答也是最近网上流行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买不起房子,那还买学区房干嘛?”
曾经的北京,还是有一些柔软和诗意的;现在的北京,完全是一副势利的嘴脸:有钱就留下,没钱就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