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会了那么多道理,可是我还是做不好管理!
——学好基本功,武功自然通!
女儿读二年级,有一天拿着作业本找我,希望我给她讲解下一道阅读题,这是一个精卫填海的传说故事,其中有个题目问,精卫为什么要去海边?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我引经据典,从头到尾,把故事每个细节都给她讲解了一遍,她听完点点头问我,那这个题的答案是什么?我几乎崩溃,最后当她带着答案离开的时候,回过头跟我说,爸爸,其实我就是想知道这个题目怎么做,你为什么给我讲那么多?这种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希望孩子能举一反三,自己发现问题,虽然思维方法很重要,但是孩子最关心的还是当下如何完成作业,填写答案。
孩子的思维貌似很功利,但是仔细思考,孩子的动机是天性,我觉得无可厚非,我觉得问题应该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为什么孩子学了那么多思维方法与道理,但是还是不会怎么做题?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作为管理者,我们在企业中也一样在不断的给员工讲道理,试图让员工明白老板的良苦用心与殷切希望,对于孩子和员工,我们从不吝于投入,但是我们经常是对一个错误的假设做了一个错误的响应。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把管理干部送到各种MBA班,把各种专家请到企业,但是经常会发现管理人员学会了很多道理,学的时候非常激动,但是结束以后就一动不动,或者妄动,不仅没能转化为高效的管理行为,反而经常用“学会”的道理来对老板进行评判指点。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老板对培训的一种误解,作为顾问就曾经听到一些企业老板认为培训无用的观点。那么我们到底是在那个地方没有做对?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套理论已经成为我们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员工培训实践中,我们却经常应用错误。
中国职业化管理时间还很短,大量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大部分都是自学成才,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不断磨合,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和风格,每个领导的偏好都各不相同,我们称之为“江湖派”,学的是杂家,各种门派的武功与认知混搭在一起,有些甚至是不正确的,所以才会有一朝君子一朝臣,领导一换,员工就不适应,需要重新建立起工作默契。
所以,我们观察到中国大部分企业其实最缺乏的是方法论,是“工作套路”,据科学家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顶多占30%,还有70%的是未知的世界,我们把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未知的(广义的指没有被企业所掌握的),是需要通过创新去探索的,从事这部分工作的员工,最需要的培训是认知类的,通过培训能帮助员工去理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二类是已经被理论是实践验证过的认知以及经验,这部分内容学习的目标是掌握与复制,尤其是已经形成了成熟“套路”的方法论。外资企业的职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外资企业大部分是具有一定组织成熟度,所有的人都像是在一家精密机器上的部件,你可以不懂机器的工作原理,但是你一定知道怎么使部件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不求知其所以然,而是能知其然,行于然就ok,在正确的操作规范中,不断的去深化认知理解。
而我们常常有个思维误区,认为一件事情懂了就一定会做,把技能培训当成知识培训,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纸上谈兵的事情并不鲜见,企业需要的不是大家在一起辩论道理是非,而是遇到事情,能最快最好的完成,尤其是中基层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正确高效的做事。
统一的工作方法也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力体现,这种一致的标准动作使得员工行为变得可预测,可信任,从而建立起高度的默契,当上级领导发布工作目标,大家各自很自然的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把任务自行分解,最后就像拼接积木一样,实现对接。我曾经有个客户,企业的董事长是个军人出身,特别强调行动的一致性,也非常讲究“套路”规范,例如在公司内部的制度行文,有明确的写作规范,为了统一标准,还特别制定了《制度管理办法》——公司内部的人戏称立法法,文件的结构与层次,包括字号字体,甚至风格都有清楚的界定,开篇必须要先明确目的、目标,原则等,你如果不是按照这个规范写,就没人跟你讨论,领导看都不会看,我们最后的成果方案,最后都按照他们的“文体”讨论修订,才提交验收。我当时还不太理解,国家机关公文规范我可以理解,一个企业是不是太官僚了,多年以后我回想起这个案例就恍然理解了,正是因为这种规范,降低了内部的沟通成本,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基本上保持在一个频道上,他们并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而是实实在在的从思想到行为,言与行统一的,也构成了他们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与符号。
无独有偶,在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企业里面也是如此,例如日本丰田的A3思维,PDCA报告被广泛的成为“A3”报告,基本要求是将一份报告的所有内容都放到一张A3纸上。富士康内部的提案的标准模板,对所使用的工具模板也是严格统一的,要求用鱼骨图,哪怕你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和工具,也只能用鱼骨图,虽然感觉机械呆板,但是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大家的思维结构都在一个频道上,一个框架内。
也许会有人会质疑会不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制约了思维的发散,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问题,本文讨论的是在假设在已知世界中确定最佳解决方案,重点解决是正确高效的执行,我们把这种基本的能力称之为基本功,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目前最欠缺的就是基本功,知与行要协调、统一,仅仅“知道”而不能体现在“行动”上,是纸上谈兵,仅仅讲究行动,而不懂理,就不会懂得变通,会盲动。就如同我们教育孩子,就会做题,搞题海战术,不懂得原理,就不会举一反三,遇到没见过的问题一样不会做,但是我们一味给孩子讲大道理,不能帮助孩子具体到每个作业,每道题目上,孩子就会变成眼高手低,企业培训也是如此。
当下企业培训现状的各种怪状,其本质都是定义错了问题,所以解决思路也谬以千里,我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类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的传递,帮助员工理解基本理论,以及启发大家思考,这类培训主要对象是高管;另外一类是技能类的,重点在于培养员工执行能力,做事的能力,这类对象主要是中基层人员。
赋能是当下最流行的管理热词,但是很多企业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该如何赋能,我们不能再陷入过去的那种方向正确,手段确实的陷阱,谈起管理,不能仅仅强调艺术的属性,认为管理主要是弹性和灵活,而还应该注意到,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成套的理念,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没有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艺术,最终会让管理者疲于奔命。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呼唤回到原点,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夯实管理基本功,让组织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