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要,
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太害怕做个坏人,
却怎么也成不了好人。
那天和居明出门,回家的时候朋友说能不能顺路捎上她。居明想也没想就说,不行。你去的地方这个时段太堵了。
坐在车里,我对她说,我好羡慕你。
她十分诧异地转头,为什么?
我说,我总是没有勇气拒绝别人的请求,哪怕心里想拒绝,嘴上说的却是“好的”。很多时候为了不拒绝他人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所以我很羡慕你。
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都害怕做个「坏人」了?
同事拜托你换个班,你原本的计划都要推翻,也还是点头答应了。
他说,你真是太好了。
下班了,领导说开个会,你心急如焚频频看表,和朋友约好的聚餐又要迟到了,也不敢说一句“先走”。
周末在家,朋友约你出门,你不想去但是禁不住朋友软磨硬泡,去了发现一大半的人都不认识,虽然兴趣缺缺却还是拖到了结束才走。
……
真要说起这些「不得已」的事,怕是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现代人的焦虑感多半源于这些「不得已」。
害怕比领导先走印象不好;别人拜托的事情,生怕拒绝了弗了他的面子;朋友找你借钱,你犹犹豫豫怕伤了情谊。
就因为这许多的考虑,念及各种人情世故,面对不情愿的事情,这一句拒绝的话语就在嘴边,思前想后千回百转之后,开口的时候却成了“好的”。
好友最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许久不联系的同学突然发消息想要借钱,说是买房就缺几万块钱了。
“总是租房不合适,要考虑孩子的感受,所以想买个房。思来想去,朋友里也就你最有钱了。”
念及交情,好友发了自己的银行账单过去,表示年关将至,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实在是爱莫能助。
没想到对方表示,正好就差这几万块钱,再次要求借钱给她。
“反正这点钱你放在银行也是没用,对你毫无损失,就当是做善事,为什么不帮我?”
怎么会没用,您没听过利息这个玩意儿吗?
“你老公有钱啊,找你老公要点钱借给我吧。”
人都说救急不救穷,你为了孩子的感受要买房是好事,但是该负责的应该是孩子的父亲,为何要我老公帮你照顾?但她当然没有这样说,而是很有耐心解释了好久,非常诚恳地道歉,说真的帮不上他的忙。
好友说,虽然拒绝了对方,但是对方理直气壮的态度让人感觉很不好,反而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
这还不是最奇葩的,我遇到这种人这种事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例如出国替别人满街找他想要买的东西,店家没开门他又要我再去了两次。
同学的老板交给他一个设计工作,他明明自己也会,却因为我做的是相关工作,求我一定要帮忙,以至于我一整夜都没睡,替他把他的工作搞定。
还有一次微信上从没说过话的点头之交,突然发给我一个粗糙的手绘图要我抓紧给润色一下。当时我刚刚加班结束,吹着北京冬天的寒风,又冷又饿,对方和我说“这是我孩子的作业,明天就要交,你稍微弄一下很快的,谢谢啦。”
我表示今天实在没有时间,对方竟然说“我还不是看你之前接业务做的不错,才想让你做的,不帮忙还说那么多。”
我是一个很容易心软的人,总觉得大家开心就好,又没什么数字观念,做很多事都凭感觉,想着做人别太计较。也不擅长拒绝,导致常常为了别人委屈自己,尤其是那种很敢开口,积极为自己争取的人。
我常常吃他们的亏,而且还忘得很快,所以总学不乖。
这么多年,其实不说别人,我自己都习以为常。但最近遇到的负能量太多,让我不得不承认,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说的可恨不是指那些想占便宜的人,而是像我这样,没有底线的滥好人。
从小爸妈就教育我,出门在外一定要大方,别计较太多。
我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导致有很多时候为了帮别人搞得自己很狼狈,而事情也不一定能办好,到最后还落得个不是。
像我一样的人们,总是这样克制隐忍、小心翼翼的生活着。因为自己是那种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求人的类型,所以总觉得别人既然求助于你,那么一定是事出有因。每次有点不情不愿,但下次又循环往复。
那么,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呢?
我很喜欢蔡康永在奇葩说中谈到的一个消极的幸福标准。
他说,“我对于幸福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可不可以常常保持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要,说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你不用强迫自己掉入一个泥沼中无法脱身,让你失去了说不的权利,你会失去幸福感是你对很多事情都没办法说不了。在人生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永远都要想一想这个重大决定有没有剥削我们说不的权利。累积越多说不的权利,我们就越容易开心。”
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要,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太害怕做个坏人,
却怎么也成不了好人。
我的新年愿望是,做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