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人学习的速度,远超向书本学习的速度
2. 过去,资源匮乏,目标很清晰,人生就是一场场争夺;而在资源丰富的今天,人生不再是争斗,而是一次次的投资和主动选择。这些主动选择背后的差异,就是认知的差距
3. 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4. 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见世界(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成为高手的各种人生可能)、见众生(把自己毕生所学传播出去,帮助更多人,这样才能从高手变为一代宗师)
5. 熊彼特说:“到我这个年纪,才慢慢体会到,只被人记得你的理论著作,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而有所不同,这样才算是有作为。”
6. 小说《在轮下》里写道:“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7. 阅读是一种思想的对谈
8. 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在书本稀缺的年代,把知识放到脑子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知识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的年代,知道知识在哪里更重要
9. 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10. 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11. 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就像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这种突变式的进化,我们就称为“跃迁”
12. 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13. 跨国企业都在做的glocal(global-local)——“全球本土化”战略,有全球视野,但是保存当地特色
14. 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简直是豆腐脑儿。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15. 达·芬奇在暗箱(小孔成像)里看过蒙娜丽莎
16. 个人发展,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线,一开始你应该通过努力和精进达到“逃逸速度”,然后应该切换思维方式,利用平台和系统的力道,撬动自己去更远更好的地方
17. 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18. 如果把个人通过刻意练习、自我迭代而带来的渐进式进步叫作自我迭代,那么利用科技、社会系统的能量,快速跳跃式升级,则是自我跃迁
19. 如果说注意力迷失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场景,下面就是这个时代最令人感叹的隐喻:如果说读书像是在思想的游泳池里畅快地撒欢儿,那上网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永远看不到地平线。有时候你以为发现了一个岛屿,当你游过去后,却沮丧地发现那只是一个浪头——让你觉得更加虚空。唯一安心的是,身边还有一群同样迷失的人,他们还相互点赞。这群人是在时代溺水的人
20. 一边外包,一边担心自己的核心业务被外包商学会,一边又想在新业务上获得跨越式成长
21. 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却不是每个个体都崛起的时代,顺应时代的人跃迁式崛起,其他人舒服地被机器圈养,这是一个留下少数巨人、一堆侏儒的时代
22. 这个时代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