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凤凰,请不要作妖。
有人问:为何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看起来差距很小,一毕业就立刻出现社会分层?
其实,人与人的差距,在学生时期就很大了,源于格局、追求、能力和出身,只是,校园环境掩盖了残酷,让巨大差距变得微乎其微。
在大学,决定「阶级」的是:外貌、父母给的生活费、成绩。
L.P.哈特利曾在小说《外貌公正》中讽刺过一个现象——
书中人对美貌皆有偏见,政府让整容外科医生矫正了人类的外貌不平等,然而,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变美,而是让所有人都相貌平庸,以达到公平,消除因外貌所带来的优势或歧视。
相信大多数人在校园时身边都发生过这样的事——
某个不好看的女孩,看见美女穿的衣服很漂亮,想尽办法买了件一模一样的,结果美女再也不穿那件衣服了,大家还笑她东施效颦。
颜值,成了校园时代决定受欢迎程度的关键要素。
而「父母给的生活费」这一项则更值得玩味,它隐约象征着出身,又不全是。
更吊诡在于:本该是学生最重视的成绩,在多数大学生眼中不被重视。
这也使得,不少真正的学霸,在大学时很不起眼,一毕业,就凭借极强专业素养,快速改变命运。
有趣的是,以上三点,到了社会上,对「阶级」的影响力变得渺小。
原因为:阶级,通常是最开始便固化了。
还有更残酷的,对多数人而言,一开口便会暴露社会阶层。
不少人羞于在公开场合说方言,越是穷苦出身越是胆怯,是因为他会担心别人瞧不起他是小地方来的,即便他人并不会在乎这样的细枝末节。
反而是小地方的有钱人,敢于说方言,但并不是社会阶层高,而是源于他们的自信。
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类自信:虽出身贫苦,但由于自身努力而饱读诗书、风度翩翩,在公开场合毫不忌讳用方言讨论家乡。
无关自信的是,开口暴露阶层,仍是不争的事实。
正如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中,毫不留情指出——
「相貌、身高、胖瘦、衣着都是人们社会等级的特征。比如微笑,贫民妇女的微笑就要比中上层阶级妇女更频繁,嘴也咧得更大。」
我们便是活在这样的时代,想要快速提升素养、品味、财富都不算困难,真正难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那些与生俱来的。
所以,为什么说「你赚了很多钱穿了一身品牌也不见得是名门」呢?
答案是:财富不是决定社会阶层的唯一标准。
英国记者乔治·奥威尔说:
「从经济上说,毫无疑问,只有两种等级,富人和穷人。
但从社会角度看,有一整个由各种阶层组成的等级制度。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从各自的童年时代习得的风范和传统不但大相径庭——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终其一生都很难改变这些东西。
要从自己出身的等级逃离,从文化意义上讲,非常苦难。」
我们必须承认:社会阶层是近乎固化的,却也是流动的。
我们处在社会阶层可以快速流动的最后年代了,随着中国发展越来越迅速,阶级便会越来越固化,如今,靠知识、能力、努力、机遇改变命运的还大有人在,而未来,将会越来越少。
很遗憾,这是我们身处的现状,哪怕是小到说话的细节,都会残忍得被分为三六九等。
难道不是我们从小到大所遭受的待遇吗?
除去更现实意义的社会阶层外,每个人从出生起,便被划分等级,即便在所谓的纯洁校园里。
在学校,教师会因为你的成绩将你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又会因为你的出身把你划分为需要特殊关照的和不需要关照怎么骂都没事的。
在任何地方,你的长相也会被人划分等级,在社交媒体时代,甚至出现了打分制。
甚至在网络社区,都会有官方、管理员、特别照顾、大V、中V、小V、小透明这样的划分。
以上划分,都不残酷,回归到社会,用阶级来划分人群,成为不成文的规定,例如所谓的「文不及商,商不及政」。
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一点达成共识:虽说不一定要完全门当户对,有一些财富差距或颜值差距,还是可以结婚的,但是超出两个社会阶层的人,别说是婚姻,连朋友都不一定有机会去做。
除非你成为少数者,达成社会阶层的飞跃。
在揭开真实现状后,是不是就代表:既然阶层已经划分,那我们何苦要努力?
当然不是。
前面提到:我们活在能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阶层改变的最后年代了。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象——
一方面,社会等级符号在当今环境依然泛滥,即使由于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让公开讨论社会阶层成为敏感且不友善的事。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贫富悬殊,也使得部分高阶层人群拥有更高格局和视角,呼吁社会重心朝公平倾斜,才会让社会稳定。毕竟,连房子都住不上、连饭都吃不上了,多数人都不去谈「最优雅的生活」了。
所以,拨开云雾,终将明日,即便开口就暴露社会阶层,又有什么呢?
哪怕真到了阶层彻底固化的时代,也会有极少数人,成为飞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