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 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 几乎不曾寻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 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 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品读
在本段,霍启出场了,霍启——祸起。
自此开始,甄士隐家接二连三地遭遇重大的家庭变故:先是痛失爱女,后又遭遇火灾,接着又水旱不收、鼠窃狗偷,天灾人祸接连而至,本来富足安详的生活毁于一旦。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对甄士隐来说,这句话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像甄士隐这样的具有君子品格的人是不被当时社会认可的,是无用、没有出路的,正如他的名字甄费——真废物。
他半世只得的一个女儿,取名英莲,谐音“应怜”,暗示了她悲惨的命运。
周汝昌认为曹雪芹在这里写甄士隐家在3月15日遭遇火灾,这又是“假语村言”,实际上是隐去了曹家被雍正当朝抄家的事实,宣泄了对雍正当朝的不满。
我们首先来看看曹雪芹为什么要写在3月15日发生火灾呢?
周汝昌先生说,旧时寺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是开庙的日子,要炸供。
他之所以要写3月15日而不是其它月的十五日,是因为三月十八日是老皇帝康熙的生辰,俗称万寿节。3月15日炸供是预备三日后的万寿节用的。这里暗写了老百姓怀念康熙而怨恨雍正。
第二点,曹雪芹写甄士隐家被一场大火烧光,实际上是暗写曹家被雍正抄家的惨痛遭遇。
那么,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府的家呢?
这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母亲孙氏说起。
在清朝,皇子出生后是不能跟亲生母亲住在一起的,都是交由保姆抚养。而康熙就是由曹寅的母亲孙氏抚养教育长大的,因此康熙和孙氏的感情可以说是情同母子。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件事儿中看出。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都是住在曹府。在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曹寅的母亲已经六十八岁了。在孙氏跪拜之时,康熙上前扶起孙氏并对大臣们说,这是我们皇家的长辈,并提了一个匾额“萱睿堂”。在古代,人们把萱草喻为母亲,可见,康熙是把孙氏看作母亲的。
周汝昌先生认为,红楼梦中的“荣喜堂”就应该是暗示着“萱睿堂”的。
康熙年间,曹家一门三代四人在南京连续做了五十八年的织造官,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官职虽然不大,却是一个肥差。他们不仅为皇家提供丝绸等物,而且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和重用,长期担负着为康熙皇帝提供江南情报的职责,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两江总督。
曹家在接待康熙的过程中不仅耗光了家财,还亏空了两百万两公款,这是曹家被抄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家在皇子的皇位之争中站错了队,他们支持太子,长期和太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雍正继位后,曹家必然是首当其冲。在雍正六年,曹府被抄了家。曹雪芹成年后,曹家已经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困境地了。
后面所写的“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实际上也是暗写老百姓对雍正当朝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