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DISCover自我探索》这本书,一看就停不下来了。就像海峰老师说的上完课再看一遍书,老师的三维图像就会出现在脑海中,可以脑补这一段。
学习没有捷径,我们追求的快,其实是牺牲了效果的,听一遍课程,很难消化其中的道理。得要反复研读,复盘,运用,才能真正学会。
1.你的行为会影响你的情绪
海峰老师上课时一直在重复一个动作,当需要转换场景时,把右手向前伸,老师说:“一、二、三,你的手向后仰,嘴里发两个音‘WOOSH’ ”。课上需要转换,生活中何尝不需要转换。
当你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重复这个动作,切换到学习模式;当你被老板骂的狗血淋头,回到座位上,重复这个动作,收拾心情,把工作做得最好;当你要在公众场合讲话很紧张时,重复这个动作,转换自己的心情。
我们常常陷于当下的情绪中,耽误了很多的时间去做有益的事情,时间就是我们的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是时候需要这个动作来转换我们的心情了。
2.认识并不等于了解
认识一个人很容易,知道他的姓名,工作,哪方面比较强等等。但是了解一个人就不那么容易了,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省钱,肯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往。你知道他日常行为背后的逻辑吗?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的态度对待工作吗?
我在想,我天天相处的同事,我真的了解他们吗?说实话,我只是很浅显的知道表面现象,几乎没有深入去思考同事行为背后的逻辑。这里有一套小逻辑,我们可以从人的外在形象、举止、眼神、语言表达,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对待金钱态度、对待他人、对待情感、对待社会,如何看待自己,敏感脆弱点、心理素质、行事风格、逻辑能力等判断分析一个人。我们要的是了解一个人,而不仅仅是认识一个人。
3.如何提升对人的敏感度
海峰老师说对人的敏感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不能识别;第二,能不能运用;第三,能不能管理。
当你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你得要细致观察他有没有异常点,找到他的敏感点。比如发型很好看,说明他对外在形象很在意。你就可以投放相关的物料,夸他的形象好,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再比如,商场的导购员观察顾客,如果顾客一进来就表现的很高I,这时候你就可以热情的回应他,告诉他的眼光很不错等等;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高C,你就得与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介绍商品时以数据说话等等。万般事物都是有逻辑的。
4.人的行为是有倾向性的
我们十指交握,第一次是左手大拇指在上,如果你不用意识去控制,那接下再重复这个动作,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行为都是有倾向性的。
我们早上睁眼后,完全没有使用我们的意识,一切都是按照惯性,穿衣、洗漱、出门上班,习惯的力量太可怕了。如果,我们下班了按照我们的惯性,打开抖音刷一刷,打开视频看一看,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做。时间就在我们的习惯性动作中流逝了。
万幸的是,我们还有意识,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十指交握,让右手的大拇指在上,第一次做肯定不习惯,多做几次,一直练习,后来就会成为新的习惯。
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会产生价值。所以,是时候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惯性行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做一些具有挑战的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好。
探索自我,探索生活,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值得我们好好花时间去好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