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书与电影却是互补得天衣无缝。
书是一直看的,2016年前,看书就是看书,偶尔在书上涂涂画画,从没认真写过什么读书笔记,2016年后突然迷上了写读后感。人是不可能突然变得这么快的,我仔细回忆一下,可能跟之前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几篇拙作有关,激发起了热情,以致看书看得心潮澎湃的时候,也会写上那么一丢丢感想。当然,这都悄悄收藏起来了,有空的时候回味一下,权当自娱自乐而已。
电影的话,大学毕业后开始看得频繁起来。对于时长控制得十分严格的电影来说,我的标准是苛刻的(其实是因为贵,不想看烂片......囧)。可是,在2016年看了几部十分期待却又糟糕得难以置信的电影后,我感觉身上的洪荒之力再也压制不住,如果不爆发出来,恐怕会抑郁而死。庆幸的是也有那么几部好电影支撑着电影市场,对于这种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的佳作,我想说一声:辛苦了。
品书如品茶,观影如抿酒,就让我们先品一杯清茶吧。
1、《影响力》 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
这本书的经典程度恐怕不用我再多阐述。相比《社会性动物》《合作的进化》那种强劲的思辨密度,《影响力》在阐述深刻道理的同时又能让你有轻快的阅读感。固定行为模式、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就是这七种武器把人们应有的思辨力击打得支离破碎,使人们在面对显而易见的陷阱时熟视无睹乃至前赴后继。如果不想做一个愚蠢的聪明人,请赶快看看此书。
2、《世界是平的》 作者:托马斯·费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世界在朝着多元化发展,在美国的银行家、工程师可以把简单的工作任务发放到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印度,然后在睡梦中静待工作的完成......效率是超群的,效果是惊人的,在美国一个工程师的薪水可以养活3个印度人。得益于网络、交通的发展,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成本的事变得越发简洁起来。世界不再是圆的了。
3、《看见》 作者:柴静
第一次读《看见》时,被震撼到了。作为一名央视记者,柴静所做的已经远超出我们对央视记者的理解范围。采访,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在采访过程中,常常需要做出台里根本不支持的深入探研,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每个被采访的人物背后都能折射出社会的千姿百态,你觉得不可能发生的,它偏偏就那么自然地发生了。读完这本书,我有种深深的触动:《看见》说的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你我的故事。
4、《花冠病毒》 作者:毕淑敏
感冒了,医生说是病毒型感冒,你会不会怨恨病毒?非典的时候,你会不会怨恨病毒夺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病毒本质是蛋白质,病毒也是生命。人类不断扩大侵占范围,终于有一天,把史前病毒给挖出来了,人家原本就在冰山上好好躺着,也没招谁惹谁。读了《花冠病毒》,你会对生命、甚至对世界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5、《人类灭绝》 作者:高野和明
人类灭绝的五种可能,最不可能发生的那种偏偏又发生了:人类进化。进化后的人类理解力和思维力强得超出想象,集合全世界之力都无法抵抗。新人类和人类真的不能共存吗?看了书以后,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6、《图穷对话录》 作者:徐小平
《图穷对话录》这本书,我在大学时就已经看过了,只是去年忍不住拿起来再撸了一遍。出国潮刚兴起的时候,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去外国,却不知道为何要出国。徐小平说:出国是为了回国。《图穷对话录》不止说那些关于出国的事宜,更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教会你如何认清自己,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切都能变好,一切都能挽回。读完后,我不禁严肃认真地问自己:难道叫小平的都特别有智慧?
7、《解忧杂货店》 作者:东野圭吾
通过这本书会让人喜欢上东野圭吾这个作家,他的代表作非常多,《白夜行》《恶意》《嫌疑人X的献身》........极擅长推理,但不像流行的推理小说。东野圭吾作品前期多为精致的本格推理,到了后期,笔锋越发老辣,叙述简练凶狠,能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虽然之前几部作品偏暗黑风格,但这部《解忧杂货店》不一样,纵然胆战心惊、寸步难行,但最后,你会发现,天空自会明媚,鲜花自会开放,泪水总会干涸,人间自有真情。
8、《合作的进化》 作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用个体的行为推断整个社会系统的行为结果。在适当的条件下,合作确实能够在没有集权的自私自利者的世界中产生......合作,背叛,合作,背叛......此书用一场竞赛来引申出诸多对“合作背板”模式的思考,如果说人类文明能够真正的持续进步,那么就请开始摒弃成见,一起坐下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吧。温馨提示:看此书时请保持足够耐心和专注,以及做好死掉无数脑细胞的准备。
9、《社会性动物》 E·阿伦森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个真反驳不了。在复杂的情境中,人们不得不用简化的模型来理解,这是大多数认识偏差或者错误的根源。而一个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石器时代人,还要对抗经过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保护机制,这种格格不入,让幽暗心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暴戾显现出来。人类的矛盾在于:我们太把自己当成理性和完美的物种,却总是干出既不理性又不完美的行为。任重而道远啊。
10、《超越时空》 作者:加来道雄
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什么叫“四维空间”。加来道雄对高维世界的讲解丝丝入扣,让我这个小白也看得毫无压力。关于时空的探讨我之前已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表过一篇文章,也是得益于这本书的启发。不过,我想人类对更高层次事物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止步的,期待着人类真正跳出局限的那一刻。
11、《从0到1》 作者:彼得·蒂尔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从1到N那是以前的做法,想开创一间伟大的公司,只能自己摸索一条新路。苹果、谷歌、微软之所以这么成功,因为它们走的都是自己的路,在市场领域,它们就是垄断的。如何做到垄断?很简单,做到比第二名好10倍就行了。《从0到1》里面没有很多复杂深奥的术语,但阐述的道理却发人深省。如果这本书不读10遍,那你......还是0。
12、《国家地理系列:跟着电影去旅行》 作者:《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委员会
书中描绘的不是凡间,而是世外仙境。《星球大战》的起源突尼斯,《变形金刚》里的大金字塔,《卧虎藏龙》的那个苍岩山,《盗梦空间》变幻无穷的洛杉矶......我只能说不愧是国家地理出产的,文字图片的使用堪称完美。冲上一杯咖啡,打开书本,就是另一个世界。
1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张嘉佳
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了,只是一直没有看完,终于,在去年某个和煦的下午,静静地把它读完了。书里的故事我当然不会在这里展开,只是,如果你打开书本,看完某个故事,曾经心动过,就好。
14、《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蕾秋·乔伊斯
朝圣: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
带着能拯救患上癌症将不久于人世的昔日好友的强烈信念,哈罗德踏上属于自己的朝圣之路。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一个人、一双脚,87天、627英里,穿越英格兰,到达苏格兰中部。虽然哈罗德没能拯救奎妮,但他失去的,已在路上获得,不是只有教徒才能朝圣。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徒步之旅,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我无法通过哈罗德来审视自己,也无法感慨万分,只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读的过程中,数次热泪盈眶。
15、《宇宙简史:起源与归宿》 作者:史蒂芬·霍金
最初知道史蒂芬·霍金是因为他对黑洞的研究,虽然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但却是思想的巨人。他提出了宇宙的永恒动态说,亦讨论了黑洞的性质,使用的语言还算通俗易懂,让人能够沉浸宇宙的奥妙中不能自拔。《时间简史》比这本书要出名,建议大家都看看,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时空、这个宇宙是怎么一回事。当人类第一次抬头看见星星并思考算起,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开始了,并且,我相信,这趟旅程,永远不会止步。
16、《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 作者:理查德·罗宾逊(英国明星科学宅男)
墨菲定律——这是位于其他所有定律之上,一定是真理般的定律。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我们走过了漫漫长路,但我们的智力没有任何进化。我们的大脑仍旧处于旧石器时代的睡梦中,当旧石器时代的思维遇见现代世界时,墨菲定律就出现了。越可能出错,就越会出错;不可能出错,也一定会出错......墨菲定律是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问题是,它总比你快一步。如果不想它再出现,该怎么办?呵呵,这个答案就交给你了。
17、《笑着离开惠普》 作者:高建华
这本书堪称《惠普圣经》,也可以理解为《惠普通用指南》。书本的内容不会泛泛而谈,反而无比实用,文中谈到员工离职的价值观时,高建华感触很深:我们不可能阻止员工离开公司,因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但我们希望做到让每一个离开惠普的员工都说惠普好。这是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同时,这是一个很强大的信念。高建华从不同的维度对惠普的文化、制度进行细致的描述,用十多年经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惠普沉浮的壮丽画卷。合上书本,我仿佛看到,一家气势磅礴的企业巨头,耸立在眼前。
18、《whta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作者:兰德尔·门罗
为满足自己猎奇的心理,一激动就买了这本号称“美国最火科普博客xkcd幽默问答集”的书,看完就后悔了,因为发觉,自己思维跟不上......外国人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那么厉害,无他,敢想而已。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作者:马克思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大学时买这本书的,还记得当时为了考马克思主义而焦头烂额,在一次复习到深夜时忽然领悟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可能不是这样的,于是,就买了这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概念,读起来觉得吃力,但对人的状态的分析很易懂,对人心有极深的洞察。马克思的迷人之处在于,他是以理性的手段,实现人道的目的。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得不说,读了之后还是很震撼的,也可能是由于太晦涩,以至于去年才读完。读完后发觉,要学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还是看原著比较好。
20、《民主的奇迹》 作者: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奇迹,源自最大限度的激辩与妥协。
虽然不太想表扬美国,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两百多年前的先贤们的努力,美国才有了现在的强盛国运。那滔滔雄辩、那唇枪舌剑、那愤而离场......书本说的不止是费城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半神之会!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次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奇迹过程!它的成功离不开华盛顿、麦迪逊、汉密尔顿、富兰克林…....这样一群杰出的政治精英的深思熟虑,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1787年所有美国人的“美国梦”。
最后,引用约翰·亚当斯致詹姆斯·沃伦的一句话来结束:值此多事之秋,世情纷乱,欲摧毁政府甚易,欲建立政府却难上加难矣。
21、《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 作者:毕淑敏
一直很喜欢毕淑敏老师,她的散文集和小说也经常拜读,印象深刻的有《星光下的灵魂》《蓝色天堂》,还有上面提过的《花冠病毒》。可能跟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在高原当兵11年,从医超过20年),毕老师的文字犹如小溪,涓涓中盛满爱和希望;又像引路人,总能带领你叩问灵魂的居所、安顿疲倦的心灵。在茫然若失的时候,打开毕老师的书,你就会找到心中的答案。
22、《鬼吹灯8部丛书系列》 作者:天下霸唱
原谅我这种喜好猎奇的动物,《鬼吹灯》系列实在太对我胃口了。当初是某位好朋友推荐我看的,想不到从此就入了坑。作为国民小说,鬼吹灯的确没有让人失望,宏大的世界观、紧凑的剧情、精妙的伏笔以及超出你想象的各种神奇元素......等等等等,让人大呼过瘾。后来还拍成了陈坤、黄渤、舒淇主演的《寻龙诀》,电影一上映便好评如潮,仅仅把剧情还原就有如此威力,试问哪一部小说能做到呢?关于盗墓题材的小说,前无古人是肯定的了,后面也应该无来者了吧。
品完茶香,接下来该品酒了。
酒有烈,如一剑封喉;有醇,如绵远悠长;有涩,却爽人心脾;有甜,令人回味无穷......
观影如品酒,个中滋味,心知肚明。
1、《荒野猎人》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去看《荒野猎人》前已经听说了很多小李子会靠这部电影夺得影帝的呼声,在满心期待下走进电影院一睹小李子的风采。看完后,不得不感概:不给你封帝还有谁呢。纵然奥斯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政治、电影市场以及评委的喜好有巨大关系,不过这一次终于让小李子等到了,时也命也。这部电影的剧情我不再叙述,不过凭着主演出色的发挥和导演严谨的取材,影片中散发出来的彻骨寒冷到今天仍未散去。
2、《奇幻森林》 主演:尼尔·塞西
完全超出我期待的良心之作。你完全想不到竟然是一个小孩子在支撑着整部电影,当然,少不了女神斯嘉丽·约翰逊的出色嗓音,你不得不承认,不管那条蟒蛇怎么坏,只要配上女神的嗓音,就是可以被原谅的。电影里面的动物全部都是由人扮演最后再加上CG特效,那细节逼真到难以置信、The Bare Necessities/I Wanna Be Like You怀旧经典到哭,这么一部经典的童话搬上银幕还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让观众有100%的代入感真是出乎意料。感谢电影制作团队,感谢那几百个特效师,感谢小毛孩的演出,如果可以,真想到电影院再刷一次。
3、《独立日2:卷土重来》 主演:Angelababy
厄......怎么说呢,现在才知道原来小时候看的那部《地球反击战》就叫《独立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怀旧才走进电影院的。不得不说,的确让人失望,比第一部差多了,无论从剧情还是演技。不过,我想应该不会再拍独立日3的,再拍下去,地球就要爆炸了。
4、《美国队长3:内战》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斯嘉丽·约翰逊、克里斯·埃文斯
印象中最早认识的超级英雄是蜘蛛侠(超人不算),应该是初一的时候了吧,那时觉得蜘蛛侠真帅啊。后来一部《美国队长》火起来了,渐渐地认识了更多的超级英雄。美国队长系列暂时拍了3部,我全都去看了,确实没有让人失望,激烈的打斗场面、毫不妥协的针锋相对、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如果蜘蛛侠继续有上映,我也会继续去看的。毕竟,英雄总是令人仰慕的,你说是不是?
5、《寒战2》 主演:梁家辉、郭富城、周润发、彭于晏、李治廷
看了《寒战》后就被深深吸引,其中郭影帝和梁影帝的互飙更是激到喷血,电影的烧脑程度更是让人大呼过瘾。相比《寒战》挖出真凶的渴望,《寒战2》更着重描写香港政府高层间的勾心斗角,为广大观众展现出一幅从未想象过的巨大黑幕。《寒战2》有这么多位影帝加持,卖相必然十分好看,难得的是内容也保持了相当的高水准。当然,只论个人喜好,我更喜欢无间道,其中《无间道2》里曾志伟和吴镇宇的对戏真是太惊艳了。无间道系列有3部,不知道寒战系列是否也有3部呢?
6、《澳门风云3》 主演:周润发、刘德华、张家辉、张学友、李宇春
卡司阵容多么强大!两个机器人的爱情多么感人!你看,歌神的表演多么富有层次感,华仔一把年纪了还在跳“开心的马骝”,辉哥竟然爱上了春哥,当然还有向大公子毫不吝啬地show他的二头肌......画面感强烈、色彩明丽、影帝级别的表演、超越人类感情的机器人们.......剧情新颖出奇,大家都充分发挥出喜剧天赋,把一部30分的电影硬生生提升到31分!最后歌神发电狂飙,明显是在致敬哈利波特嘛,导演多么有心思啊,谁跟我说《澳门风云3》是烂片我跟谁急!
7、《盗墓笔记》 主演:鹿晗、井柏然
我是鬼吹灯迷,却并没有看过《盗墓笔记》的小说版,走进电影院是因为非常好奇!很好奇《盗墓笔记》拍成电影到底会是个啥效果。结果发现,剧情新颖离奇,特效超越五毛三,应该有六毛三,鹿晗跳舞的那段我该说你是个机智boy还是导演的恶趣味呢......看完后感觉跟盗墓没啥关系,虽然没看过小说,不过走出电影院后,觉得还是不要去看的好.......囧
8、《叶问3》 主演:甄子丹、张晋、熊黛林、拳王泰森
虽然甄子丹已经被过度消费,但不得不承认,《叶问》系列的确让他真正的大红大紫起来。《叶问3》加入了最近火的不行的张晋和传奇拳王—泰森,立刻变得很有看头。故事是俗套的,剧情有硬伤,但也不足以阻挡它成为我心中近年来最好的武打片。自从靠《导火线》闯出实打实拳拳到肉的硬朗风后,甄子丹的戏路变得宽广起来,并贡献了堪称经典的《叶问》系列。我个人还是很欣赏这种风格的,希望丹哥能越发奋进,为大家贡献出更多精彩的电影。
9、《美人鱼》 主演:邓超、林允、张雨绮
无他,看见导演写着“周星驰”就买票了。
10、《使徒行者》 主演:吴镇宇、张家辉、古天乐、佘诗曼
好歹也听过《使徒行者》的威名,虽然没有看过电视剧,但冲着有我喜爱的家辉和天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电影院。想不到的是,电影反响非常之好,原本以为这只是部导演故弄玄虚、想趁着电视剧余威未尽捞一笔的白菜片,竟然一点也不马虎。家辉和天乐的演技还是一贯的高水准,吴镇宇依然有着影帝级的发挥,最让人惊喜的竟然是萌萌哒钉姐和笑得奸奸的欢喜哥。佘诗曼为电影贡献了十二分的演技,不信看上面的截图;欢喜哥用笑容掩饰伤心愤怒的那一下真是已趋化境......香港电影近来比较萎靡,《使徒行者》该算是难得的佳作。
11、《危城》 主演:古天乐、吴京、彭于晏、刘青云
被吴京和彭于晏的对手戏吸引了,对于一个喜爱看武术动作的人来说,这两人对打好比火星撞地球。一边是武术冠军吴京,一边是开挂的彭于晏,加上变态的古天乐(啊不,在电影中变态而已)、第一次化身武术高手的刘青云......这阵容我问你怕未?不过,也仅是名气大而已,电影内核还是很脆弱,让人过目即忘,希望下次有这样的阵容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影。
12、《湄公河行动》 主演:彭于晏、张涵予
当时是被上司推荐看的,他发的朋友圈很少关于电影或者娱乐,一般是关于工作内容,但有一晚他的朋友圈是这样写的:湄公河行动,值得二刷!当时我还搜索了关于湄公河事件的相关资讯,实在是痛心得不得了,同时也非常愤怒。电影的精彩程度超出想象,先不论彭于晏的拼命,张涵予老师的演技确实震惊到我了,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秒路转粉!加上凌厉的剪辑、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戏、全员在线的智商,还一改往日电影的诟病,全片没有一个小白脸或酱油瓶,就连配角们都是身手非凡、勇猛异常,存在感十足,这样一部良心作,何止二刷,三刷四刷也是值得的!期待涵予老师和彭于晏的下一次合作,两人必能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
13、《奇异博士》 主演:卷福
通常这种以特效为卖点的电影,你想看得爽快,就必须要走进电影院。可能是因为演福尔摩斯太成功,现在看到卷福又喷火又升空的感觉很不习惯。特效确实非常好,起码让人过足了眼瘾。
14、《血战钢锯岭》 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文斯·沃恩,萨姆·沃辛顿,泰莉莎·帕尔墨,雨果·维文
我承认,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的眼眶湿润了。纵然战争残酷得像地狱,但总有那么一丝光辉,给予你勇气,给予你坚持。如若你问我这光辉到底是什么,我会说不知道,因为它关乎人性、爱情、理解、亲情......继《拯救大兵瑞恩》后史诗级战争片,没有之一。
15、《长城》 主演:景甜
这部电影又一次刷新了我对烂片的定义。大家可以看到海报上是不是星光熠熠?马特达蒙、刘德华、彭于晏、张涵予、林更新.......全都是给景甜的配角!这部电影的最大败笔就在于女主景甜在电影中的角色没有灵魂。仅仅知道要迎战饕餮,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奋战,生而为人,竟然没有对此境遇产生过一丝丝怀疑,就连一点点的自我怀疑都没有。张艺谋是大场面导演,但我不得不说拍好一部电影其实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这方面是不是太忽略了呢?当然,还有景甜,迷一样的女子,从天而降,和大咖导演合作,和天王巨星对戏,拿到别人梦寐以求的资源......全部人竟然只为了衬托一个人,偏偏这个人不是被承认的。你背后势力很厉害,可观众也不是白痴,我甚至觉得让她这样横行电影市场其实就是背后势力对观众对圈子的一种极度的蔑视。
终于把2016年看过的书和电影都说完了。
不过说来也惭愧,和其他文化大国比,在读书这方面我们真的差太远,人家的年人均读书量是这样的:日本40,以色列60,俄罗斯55,美国50,法国24,英国37......中国的年人均读书量是...0.7本。在2015年,一名印度工程师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火遍网络,他提到有次要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在候机时,看到很多中国人都在用Ipad玩游戏或看电影,而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其他没有玩Ipad的中国人也都在购物或大声谈话。
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而现在的我们,竟然已经缺乏耐心到不能静下来读一本书。
其实,读书也好,看电影也好,有时候是为了启迪,有时候是为了心灵上的愉悦,无论做什么,最后觉得有所收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