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聊聊lk的财务造假吧,从自己在思考的几个角度看,一是境内外市场的估值逻辑真的很不相同,lk炒什么无人零售概念其实都没啥用,市场看的还是数据,所以coo造假的手段也主要是数据,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细节,就是原来的小票是连号的,后面变成了跳号,即便是烧钱亏损,但对于单店销售额,每单价格,咖啡和其他的比例等参数,都是投资者估值模型的参数,所以伪造这些数据就能直接影响估值,三季报出来后lk的股价提升极为明显,当时很多逻辑都是基于这些数据的超预期优化。国内不太一样,模型是不存在的,比如最近火得很的zq,股价涨的莫名其妙,几乎就是靠概念,只要蹭上即可,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互动易,一些对外投资公告(金额很小的)就能把股价炒到飞起,完全不用数据和模型支持。然后回想起之前和一个高比例沪港通持股的a股董秘聊过,和国内外投资人做路演的时候的感受差异,结论也是相似的。但反观国内上市公司自己认真做估值模型的,路演时重视关键参数的公司真的太少了,那些多主业的更是一塌糊涂……所以今年不停的和客户说,要建立自己的估值模型和找到关键参数,特别是在疫情不确定下,模型虽然不一定准,但至少比拍脑袋谈概念更让自己或别人感到comfortable。
另一个观察点则是做空机制,包括最近证监会的那则发布,一起思考都挺有意思的。lk出来后大谈做空机制的重要性,但其实国内很多人忽略了做空机制的另一种形式存在——就是监管。比如这几年经常被提到的涨停即问询,或者蹭热度被问询,其实本质上是监管在承担了做空方。最近zq的案例就很明显,所以说国内没有做空机制也是不完全准确的。年报问询中大量补充数据和信息其实也远超过信息披露的最低原则要求,但还是问了,披露了,甚至交易所和证监局都有现场检查权利了。是不是像极了浑水雇佣着一堆会计专家,雇佣着一堆现场的调研人员。当然,我一直认为世上大部分事项能存在的本质都是利益机制,利益机制驱使浑水是真调查,那份报告的调查方式看得我确实下巴都掉了,那么监管者的利益机制呢?是作为公务员保障市场的三公原则,好像也算是有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驱动力;)。也比较关注境外监管者或者交易所对lk的动作,好似也没有什么发声,哈哈,都没有csrc的长臂勤勉,但我觉得在真相大白之前不发声也其实是对的。反正市场化做多做空的多方博弈,监管者在这个过程中就真的能做一个真正的裁判员,至少不用操心还代表着弱势一方参赛当运动员,也是挺合理的。这就引申出,为什么一涨就问询的中国监管者在国内会有争议,那个利益机制即便说得过去,和做多的股民做对手下场踢球,被对手非议也就解释得通了。(不过,很多时候股民不理解,监管者可是真的是出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才下场踢球的,结果还被误会到对立面,哎……)
最后一点是关于企业成长的,昨晚看到王明夫的一篇文章,讲企业是慢慢变大的,很有感。创业也快7年了,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挺失败的,看旁边很多创业者三,五年时间就是估值十亿,百亿,什么24个月内2-4-8亿三级跳的原则听得我目瞪口呆,lk这种18个月上市更是创业者心目中的佼佼者,前几天看hwj的招股书,85后实际控制人,没5年时间就是200亿估值的,觉得羡慕的不行。不过这次事情也让我回过来再反思——就是要尊重时间,所有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人,感情,业务,企业,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是要尊重时间,让时间发酵起作用的……或许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不停的和客户说这句话,别一下子就想30亿市值变成100亿,尊重时间的同时关注成长的自然规律,企业是慢慢变大,而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伟大”。